孩子高热 真的会“烧”坏脑子吗?
的孩子是“阳”,没有发作。不要用“地球”来收藏这份父母关爱指南。
如何对待新冠肺炎的“阳性”孩子?我应该吃什么药?你通常有什么症状?什么情况下需要立即就医?不回去会发高烧烧脑子吗?你应该如何处理抽搐?针对这些宝贝爸爸妈妈们关心的问题,儿科医生集中打包解答,给出了这份护理指南。
出现这三种情况 立即去医院
儿童感染新冠肺炎后,症状大多较轻,初起发热,多为高热,并伴有干咳、鼻塞、流鼻涕、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少数儿童可能继发肺炎。
如果宝宝感染新冠肺炎后精神状态良好,不影响饮食,口服退烧药后体温可降至正常,可观察宝宝病情变化,根据需要就诊。当您的宝宝出现以下情况时,您应该尽快就医:
对于小于3个月的宝宝,一旦发烧,立即就医;
持续高热3天以上;
发热后精神差,宝宝声音嘶哑、气短、呼吸困难、少尿、持续发热伴烦躁、嗜睡、皮肤潮红、抽搐等。需要及时就医。
孩子热性惊厥 这5个“土方儿”别用
需要注意的是,婴幼儿可能因体温快速上升而出现热性惊厥,家长要警惕。抽搐往往会自行停止,最重要的是防止抽搐造成的意外伤害。以下几种常见的错误操作很可能对孩子造成额外的伤害,不建议使用。
不需要用勺子、筷子等硬物撬开牙关,这样容易损伤孩子的牙齿;
不需要塞毛巾、手指等。放进你孩子的嘴里。一般发生惊厥时,孩子很少咬舌头,容易堵塞呼吸道;
不需要喂水喂药,容易造成液体误吸入呼吸道;
不用按压、摇晃或紧紧抱着孩子,容易缺氧;
在不需要捏或针刺的患儿中,没有证据表明按压可以缩短发作时间,针刺容易引起继发感染。
那么,如果孩子突发热性惊厥,家长该怎么办呢?孩子的抽搐往往会自行停止。家长可以把孩子放在平坦的不易受伤的地方,比如没有尖锐、坠落物、没有窒息风险的地方。解开衣领,保持头偏向一侧,清理口鼻分泌物,避免误吸唾液和呕吐物。同时尽量记录时间,一般3-5分钟可以自行缓解,缓解后再送医。如果发作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就需要去最近的医生那里或者拨打120求助。
给孩子吃退烧药 注意成分别叠加
建议2个月以上儿童,腋温38.2或明显不适,可采用退烧药治疗,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不建议联合或交替使用这两种药物,因为这可能导致剂量错误或给药间隔混乱,从而导致药物过量或中毒。不宜使用阿司匹林、赖氨匹林、尼美舒利、安乃近等药物退烧。
需要注意的是,复方感冒药中大多含有退热成分对乙酰氨基酚。如果与布洛芬混悬液和对乙酰氨基酚滴剂一起服用,退热成分会重复使用,可能导致药物过量导致肝功能损害等副作用。另外,有些复方感冒药含有伪麻黄碱、右美沙芬、扑尔敏、金刚烷胺等成分,不建议2岁以下儿童服用。
退烧药都不管用 多半是这个原因
当孩子处于感染的急性期,也就是感染后24到48小时,退烧药的效果不会特别好,不一定能完全把体温降到正常。而且药物的持续时间一般是4到6个小时,持续时间过后,发热会复发。这时,有些家长开始着急了。“他们为什么不能下来?”“怎么又烧起来了?”
实际上,使用退烧药的主要目的是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不一定能使体温降至正常,也不能单纯以发烧的程度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如果孩子已经看过医生,除了发烧之外精神反应良好,那么我们就需要多喝水,洗温水澡,减少衣物,降低环境温度,每隔4到6个小时再口服退烧药。
物理降温方法多 这些做法不推荐
如何给发烧的孩子适当降温也很重要。
在体温上升期间,宝宝可能会手脚冰凉,并伴有畏寒、畏寒。此时不宜进行物理降温。要适当加衣服,搓热水或温水泡手脚。
体温持续期间,宝宝手脚发热,全身发热。这时就可以开始物理降温了。要保持适当的室温,减少衣物,用温水擦拭颈部两侧、腋窝、肘窝、腹股沟等处的皮肤,洗温水澡,多喝水。
这些做法不建议用酒精擦身体(这样会使酒精通过皮肤吸收,导致酒精中毒)、用冰水灌肠、用冰水擦拭(引起畏寒和身体不适)、出汗(不易散热,儿童神经系统不成熟,容易高烧甚至危及生命)。
脑子不是“烧”坏的 真正原因在这里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高烧烧坏脑子。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发烧会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到现在,“发烧烧脑”这种说法其实已经把书翻了个底朝天。是因为患了脑炎、脑膜炎、脊髓灰质炎等疾病,留下了神经系统的后遗症,而不是发烧本身。
需要注意的是,婴幼儿容易出现热性惊厥,超过15分钟的热性惊厥会导致脑损伤,所以宝宝还是需要积极退烧。
此外,一些家长习惯性地一有感冒发烧的症状就给孩子吃消炎药。事实上,新冠肺炎感染后的发烧是由病毒引起的,因此没有必要使用抗菌药物。抗生素只能用于明确细菌感染的儿童。对于发烧的儿童,医生会开血常规处方,以帮助识别传染性病原体,并提供炎症性疾病和其他原因的线索。
如果儿童的发烧在2-3天内未能消退,应每隔48-72小时监测一次血常规变化或病情变化。抗生素要根据情况添加,不允许乱用。
(北京青年报/杜燕燕徐伟北京清华长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