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即将进入2023年,奶粉新国标过渡期将于2023年2月告一段落,新一轮的配方注册将成为行业新的坎。受访奶粉品牌和行业人士表示,在第二次配方注册的大背景下,新一轮淘汰赛将会推进,三分之一的品牌将被淘汰。
淘汰赛再提速
走访记者发现,即将到来的2023年对于奶粉行业来说,依然是一个“艰难”的模式。
一方面,奶粉的大部分配方在2017-2018年获得了第一轮配方注册。5年注册证有效期已过或即将到期,大量品牌需要第二配方注册;另一方面,根据2021年3月公布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三项新国标,将于2023年2月22日正式实施。政策规定,从新国标实施之日起,生产企业必须按照新国标中注册的产品配方组织生产。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底,目前已有90多个品牌的270多个配方完成了第二次配方注册,但这一进程滞后于市场预期。因为截至2020年底的数据显示,共有440个系列的1311款婴幼儿配方奶粉通过了第一次配方注册,也就是说大部分品牌还在第二次配方注册。
一位国内奶粉企业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由于疫情等客观原因,注册审批的进程一直在拖延。旗下品牌原计划年前完成新国标和配方注册,现在看来可能要拖到明年3月。目前,工厂正在加班加点生产旧国标产品作为库存储备,以防明年3月仍无法通过注册,那么旧国标产品就无法再生产,导致市场出现“缺货”的问题。
不过,大部分受访奶粉企业表示二级配方注册的进程乐观。
今日荷兰皇家中国区总裁陈格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目前菲仕兰二次注册共申请了5个配方系列,注册审批正按计划顺利推进。某国产奶粉品牌负责人也表示,预计明年三四月份完成注册。
在业内人士看来,除了疫情的影响,注册进度缓慢也与二级配方注册难度较高有关。
记者了解到,按照新国标和第二配方注册的要求,生产企业在提交注册时,产品稳定性要求需要做三次实验,每次5吨,全部测试合格后才能通过。这些实验产品不能对外销售,这也使得新配方注册的难度、花费的时间和注册成本都高于第一次。一个配方系列的成本大概在400万-500万元。
在最近的中国奶粉大会上,蒙牛集团奶粉事业部雅士利国际的吴松航也透露,监管部门对二级配方注册也非常严格。比如,虽然每个工厂可以申报三个系列,但是在二级配方注册中,监管部门要求每个系列必须明确分开,更有可能的是每个工厂只能批准两个系列。因此,吴松航预测,在未来的市场中,婴儿粉产品的数量将进一步逐步减少,总量将减少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陈格也认为,新国标的二级配方注册实际上考验的是奶粉企业的综合实力,需要企业的R&D能力、生产能力、检验能力、供应链管理、内部协调能力等要“在线”。二级配方注册的收紧也将加速行业洗牌,进一步提升行业集中度。
010-590
奶粉行业也进入了残酷的存量竞争阶段。从此前公布的三季报来看,大部分头部奶粉品牌都保持了增长,但增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增长更多是由于产品的结构升级和市场集中度的提高。
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随着疫情控制的放开,预计明年国内经济将逐步回暖,这将间接利好奶粉行业。但今年新生人数将进一步减少,因此行业总量将进一步萎缩,明年奶粉企业的增长难度将继续增长。
如何寻找新的增长机会也成为各大奶粉企业关注的焦点。
记者注意到,一方面,借助新一轮配方注册,头部奶粉品牌正在展开新一轮军备竞赛,希望通过新配方、新技术的应用,在市场上占据主动。
陈格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2022年,菲什兰通过跨境渠道推出了多款新产品,包括婴幼儿配方羊奶粉产品。年底,推出了新产品袁岳。后者主要布局了目前市场上比较热的消化吸收赛道。下一步是在中国市场推出有机婴儿配方奶粉系列,以争夺更多的市场增量。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奶粉企业开始不再把鸡蛋放在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篮子里,转而关注儿童和成人的全周期营养需求。
近日,中国贺飞推出其成人营养品牌爱本;同期,美赞臣中国还推出首个成人营养品牌——每日享,旨在为50人提供营养科学解决方案;10月,君乐宝乳业也更新了成人奶粉品牌,宣布从婴幼儿营养延伸到全年龄、全生命周期的营养。
告诉宋亮第一财经记者,目前国内奶粉企业正逐渐从婴幼儿营养品向全家营养品市场拓展,这也是中国乳业未来向高端化、高附加值化的重要发展方向。尤其是在疫情下,保健品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关注。而国内营养相关法律法规滞后,转型需要政策进一步松绑和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