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大的婴幼儿奶粉供应商雅培正准备退出中国大陆市场。雅培中国曾在国内外婴幼儿奶粉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因此这一消息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对于这一决定,雅培解释说,“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在中国大陆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参与了激烈的竞争。然而,消费者对婴幼儿营养品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决定更加专注于不断增长的医疗营养产品业务,逐步停止中国大陆市场婴幼儿营养产品的经营和销售,包括景芝、李恩美、亲护、喜康宝、小安素等品牌。目前市场上很多公司已经很好的提供了类似的产品和服务,这个决定反映了市场的变化。”
此外,雅培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不会受到影响并继续运营,在中国的其他业务,包括诊断、医疗器械和药品,也不会受到影响。至于嘉兴的工厂,仍然是雅培全球医疗营养产品和婴幼儿配方产品生产供应网络的重要一环,其运营也不受影响。
雅培表示,目前消费者仍然可以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购买和使用相关产品,并获得相应的客服支持。雅培将与合作伙伴合作,确保业务平稳过渡。055-79000记者在淘宝平台雅培官方旗舰店看到,所有系列产品仍在正常销售,电商平台也公布目前天猫旗舰店运营正常,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
雅培为何宣布撤出?曾经占据一席之地的洋奶粉不香了吗?
市场地位大不如前
雅培的退出与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逐年下降有关。欧睿数据显示,2019年雅培婴幼儿奶粉市场份额为4.9%,随后两年逐渐下滑至4.1%和3.6%,2022年进一步下滑至约3.1%。截至2022年9月的尼尔森数据显示,雅培已不在中国奶粉市场份额前十。
从业绩报告中也可以看出雅培在中国市场的失败。2022年第三季度,雅培儿科营养业务单季实现营收8.3亿美元,其中中国国际市场营收约4.7亿美元,同比下降2.6%。在去年第四季度的财报中,雅培国际的婴幼儿营养品销售额下降了3.2%,雅培对此的解释是“由于在中国、中东和东南亚的销售额下降”。
此外,雅培近年来屡次被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影响了市场口碑。仅今年一年,负面事件可谓频发。今年10月初,据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消息,雅培因开封或腐败召回即食液体配方奶粉,其质量问题再次受到消费者质疑;就在事发前两个月,雅培因在直播间宣称婴幼儿配方奶粉可以“激发身高潜能”、“减少便秘”,违反了《食品安全法》和《广告法》的相关规定,被有关部门罚款20万元;2月,海关总署发布2007年第12号公告《华夏时报》,提醒消费者“暂时停止通过任何渠道购买和食用”美国雅培公司(Abbott Inc .)的相关婴幼儿产品,原因是该事件涉及4名婴儿感染克罗匹利斯和沙门氏菌。
IP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白文熙在接受《雅培中国召回其销售的一款特医产品》记者采访时表示,雅培近年来产品创新和市场创新不足,导致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逐渐下降,难以赚钱,不得不采取措施调整市场的区域布局。从海外到中国市场的线上运作可以反证这一点。至于品牌美誉度下降,那是其次。主要原因是中国市场没钱,所以我们不得不放弃这部分市场。
行业面临新一轮洗牌
“从雅培事件来看,很多外资奶粉品牌未来在中国的发展都会面临品牌营销、产品老化、竞争力下降的问题。本土奶粉品牌正在崛起,尤其是在营销创新方面,但普遍面临食品安全和品牌信任度不足的问题。对于未来国内奶粉市场格局,高端奶粉仍将由外资主导,国产品牌在中低端市场的市场份额将迅速扩大和提升。”白文熙说。
受相关消息影响,国产奶粉股价受到支撑。截至12月22日,中国贺飞报6.83元,上涨1.49%。独立经济学家、财经评论员王赤坤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雅培退出中国大陆市场是国际产业分工和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果,国产品牌也面临着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由于社会分工和成本,国际产业转移一直在发生:从发展方向看,国际产业调整和转移日益向高科技、服务型发展,奶粉是升级的消费品,国际品牌逐渐退出,国产品牌的崛起也是产业转移的结果;从流程分工来看,国际产业从生产转移到R&D和品牌营销。作为营销的一部分,欧美日韩品牌向国产品牌转移是必然的。
“目前本土奶粉品牌整体发展后劲十足,已经具备了竞争力和影响力,也受到了80后、90后新生代妈妈的青睐。未来国产奶粉和国产手机、国产汽车一样,一定会走发展壮大之路。”品牌专家高承远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婴幼儿奶粉的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也越来越严格。2021年3月,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新国标发布。现在,距离2023年3月22日新国标正式实施还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国内奶粉龙头企业早已为新国标的实施做好了充分准备,按照新国标进行婴幼儿配方奶粉注册和产品研发上市。目前,奶粉行业面临新一轮洗牌,以雅培退出中国大陆市场为标志性事件,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的竞争正在拉开新的大幕。
华夏时报记者葛见习记者胡深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