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孩子 新闻 低血糖昏迷脑病的节食者需警惕

低血糖昏迷脑病的节食者需警惕

每个人都爱美。最近,一名35岁的女子林玲(化名)为了减肥,进行了不科学的节食。期间,她还服用过“网络名人”减肥药,甚至有喝酒的习惯。各种因素叠加,导致她在睡梦中连续几天低血糖昏迷脑病、癫痫、意识不清。幸运的是,转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后,经过医生的抢救,终于恢复了意识和基本的自理能力。

一睡不醒,送医后突发癫痫

9月28日晚上12点,林玲像往常一样和微信好友聊天,喝了一些自己喜欢的洋酒,然后就睡着了。当她丈夫回家时,他看到她睡着了,他没有试图叫醒她。直到凌晨5点多,他发现林玲已经醒不过来了,就赶紧把她送到了当地医院。结果发现,林玲当时的血糖只有1.8mmol/L,属于严重低血糖。更有甚者,她在7点半左右癫痫发作,眼睛上翻,口吐白沫,双膝弯曲,肘部样抽搐,直到一个小时后才缓解。

虽然癫痫症状逐渐消退,但林玲仍处于昏迷状态。转入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接受相应治疗后,生命体征逐渐平稳。9月29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黄礼安应邀前往会诊。在仔细询问家属病史、查看患者病情、复查相关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后,给出了3354低血糖昏迷脑病、继发性癫痫的诊断,建议转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继续治疗。9月30日,林玲被转入医院的ICU。提示脑电图基本节律消失,出现大量尖波,说明林玲一直处于意识不清状态,癫痫持续异常放电,病情一度不容乐观。

酒后忽视低血糖反应是诱因

为什么会发生低血糖,甚至“睡不着”?原来,林玲半年前开始节食,不吃米饭,只吃一点青菜和肉。三个月前,她通过微信生意购买并服用了多种减肥药。在此期间,她出现过几次心慌、手抖等症状,但并没有停药。“因为长期节食,林玲有低血糖,心慌手抖都是症状。”该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景珍说,她服用的减肥药虽然无法辨别种类和成分,但无非是抑制食欲、促进排泄的作用,促进了低血糖的发展。

当低血糖症状发作时,其实只有及时补充血糖才能缓解。林玲“失眠”的重要“杀手锏”是酒精。原来林玲一周喝两三个晚上。“酒精会加速低血糖的发展。酒后睡着了,也就失去了低血糖的及时治疗时间。”黄礼安说,低血糖昏迷脑病非常危险,一旦不及时治疗,会对脑细胞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癫痫也是由此引起的。林玲被发现昏迷了5个小时才被送到医院,病情非常严重。

救治后逐渐恢复自理能力

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ICU里,林玲虽然没有再癫痫,但仍处于昏迷状态,脑电图也看不到正常的节律波。“说实话,我也开始有点悲观了,怕她变成植物人。”黄礼安告诉记者,幸运的是,两天后,林玲逐渐恢复了神智。虽然他的意识只有1岁孩子的水平,但医疗队看到了曙光。

10月3日,林玲被转入东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一周后,她的意识逐渐恢复,在治疗过程中逐渐恢复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现在,林玲已经出院,正在接受康复治疗。“因为患者还年轻,她的大脑功能可以得到部分补偿,这也是她最终能够恢复的原因之一。”黄立安说,他相信林玲的工作生活最终会回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我爱孩子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