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孩子 新闻 产后不要过早喝滋补汤 会加重增奶

产后不要过早喝滋补汤 会加重增奶

网络图

经历过母乳喂养的妈妈对母乳喂养的痛苦绝对印象深刻。生理性增乳常表现为“双母乳中充满硬块,严重者乳房肿胀,甚至发红、变硬。甚至触摸它们都是痛苦的,严重时会出现高烧和乳腺炎”。专家指出,有效的吸吮和频繁的母乳喂养可以缓解生理性乳汁增多。

  生理性奶涨常见,易带来疼痛困扰

奶水增多,通俗点说就是产后女性感觉乳房饱满或有轻度疼痛。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二区爱婴园护士长、副主任护师陈介绍,相关数据显示,哺乳期妈妈奶水增加的概率为20%-85%。比较常见的奶量增加称为“生理性奶胀”。

她指出,产后生理性乳汁增多往往发生在产后2-3天,主要是激素分泌所致。分娩后,母亲体内孕酮水平下降,释放对催乳素的抑制作用,催乳素水平上升,引起乳房内血液和淋巴增多,乳房内的腺泡细胞开始分泌乳汁。

大部分生理性丰胸的妈妈,乳房都会变大变丰满,乳汁会不自觉的涌出来。乳汁分泌过多会引起双侧乳房肿胀、肿块。严重时,两个乳房会像两个铅球一样紧绷,出现“石乳”。甚至轻微的触碰都会疼,有的乳房会红肿,温度升高,让很多新手宝妈苦不堪言。

生理性奶水增多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一般持续一周左右,可自行缓解。但是很多妈妈会因为治疗不好而出现严重的奶水增多、乳汁不通,甚至急性乳腺炎。陈说,产后婴儿的有效吸吮对缓解生理性乳汁增多非常重要。大部分奶水增加严重的妈妈吸吮不有效,次数不够。

  有效吸允、频繁哺乳可缓解生理性涨奶

“让宝宝出生后尽快开始吸吮,最好在产后一小时开始吃奶。产后前三天,每天保持8-10次的喂奶次数,可以有效缓解和避免严重生理性增奶的发生”。陈说,然而,在分娩后的头几天,有效的吸吮和频繁的母乳喂养对许多新手妈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很多妈妈在哺乳期初期没有有效吸吮。宝宝只有乳头,没有喝奶。有效的吸吮是宝宝的嘴能完全包住乳头。宝宝吸吮时,妈妈有乳房收缩、喷奶、奶阵的感觉,说明宝宝喝奶了。”

此外,产后经常哺乳也很重要。很多宝妈总担心生完孩子奶水不够了,过段时间宝宝又要喝了。他们甚至认为奶水不够了,就开始添加配方奶,导致妈妈亲喂的频率不够,很容易理性增加奶水。陈介绍,产后一周内催乳达到高峰。如果宝宝不能及时有效的吸吮,妈妈就很容易积奶,奶水上升,堵塞。

  避免严重涨奶,产后不要忙着喝滋补汤水

据陈介绍,分娩后,催乳素在激素的作用下达到高峰。这个时候不需要过量的催乳剂,大部分妈妈都有乳汁分泌。这时候如果过早喝猪脚汤、鸡汤、排骨汤等营养汤,会增加重生和理性增奶。乳房的乳腺导管很小,乳汁粘稠,容易沉积,容易导致乳汁堵塞,出现急性乳腺炎。

因此,陈建议,产后一周,饮食清淡,不要补太多,并保持日常饮食习惯和足够的水分。如果增奶严重,应停止一切喝汤,适量饮水。

另外,产后一个月是哺乳期乳腺炎的高发期,约35%的生理性增乳会进展为乳腺炎。因此,陈提醒各位宝妈,如果出现乳房红肿、热痛、全身高热、发热等症状,建议尽快到医院乳腺科就诊,以免延误治疗,影响母乳喂养。

在治疗肥大的过程中

1.温暖的应用。将毛巾浸泡在50度左右的温水中,在乳房上温热敷约3-5分钟。这将有助于乳房血管扩张,促进乳汁流动。

2.按摩。如果你觉得乳房有肿块,你可以按摩它来消除它。不要先揉肿块,而是用大拇指在肿块旁边,慢慢地绕着揉,待肿块松动后,再用大拇指轻轻揉。

3.用手挤出一点奶或者用吸奶器吸出来,缓解乳房的肿胀。

4.改变哺乳姿势。在喂养过程中,用不同的方式喂养宝宝,让乳房的不同部位更好地被宝宝吸收。有硬结的地方通常是乳汁流速慢的地方。母乳喂养时,妈妈采取“宝宝鼻尖正对硬结的地方”进行哺乳,当宝宝感到饥饿时,硬结处的乳汁就被宝宝的吸力吸出。

5.冷敷。母乳喂养后冷敷,用白菜或薯片洗净,放入冰箱,放在乳房上充分休息。另外,当你感觉肿胀疼痛非常明显的时候,不要热敷,要冷敷。此时可能出现乳腺导管堵塞,建议去医院。(记者廖文波实习生李佳通讯员白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我爱孩子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