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的疫情防控下,1岁以下的幼儿由于发育不完全,戴口罩容易呼吸困难。如何实现有效保护?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王全表示,幼儿保护主要通过监护人的自我保护来实现被动保护。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临时的手卫生不能代替认真的洗手。
王全建议,在和孩子玩耍前或准备抱孩子时,监护人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的水下仔细清洗,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在户外活动时,监护人可以服用含酒精的抗菌手部凝胶,用于临时手部卫生。然而,“这种暂时的手部卫生并不能代替认真的洗手。回家后要在流水下用肥皂再洗一次手。”王全在国新办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特别强调。
如果监护人生病,特别是出现发烧、咳嗽或打喷嚏的情况,一定要主动戴口罩,及时就诊,并与孩子隔离。在此期间,监护人不得亲吻孩子,不得对孩子咳嗽、打喷嚏、呼气,并应正确地用纸巾或手肘捂住口鼻,以免污染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王全建议监护人继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不要用嘴品尝或吹孩子的食物,不要帮助孩子咀嚼食物,不要与孩子共用餐具;儿童餐具、玩具等物品要定期消毒清洗;不要带幼儿聚餐或聚会,不要聚在一起,带孩子去人少的空地玩,一定要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定期给房间通风换气;在保证儿童营养供给的基础上合理膳食。此外,王全特别提醒,幼儿一定要按时接种疫苗。
新华社北京7月16日电(记者王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