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孩子 新闻 专家:防治骨质疏松应从青春期开始

专家:防治骨质疏松应从青春期开始

骨质疏松症被称为“无声的流行病”和“无声的骨骼杀手”。该疾病是一种全身性骨疾病,其特征在于低骨量、骨微结构损伤和骨折风险增加。大多数患者是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与骨病科主任张振林教授9日接受Zhongxin.com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骨质疏松与年龄的增长密切相关,但实际上,骨骼中钙的流失是从青春期开始的。这意味着骨质疏松症从20岁开始就和人“走到一起”了。

这位专家指出,强健骨骼应该从青少年开始。“我们现在做的是后端,不是预防,是治疗。”

人的骨量峰值一般在25-30岁。而那些不晒太阳、不运动、饮食缺钙等生活习惯不好的人,年轻时是达不到骨量峰值的,有的只有峰值的70%。老年时,骨质流失快,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张振林说,在15-20岁的青少年中注意补钙,可以有效预防老年骨质疏松症。

采访中,张振林希望孩子们多做户外运动。正在成长的青少年应该在饮食中补充钙和维生素D,多吃牛奶和奶酪,多晒太阳。他说,老人每天沐浴阳光30分钟以上,儿童15-20分钟,就能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

目前能有效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很多,但公众咨询率很低。对于骨质疏松症,很多人都有误解。张振林告诉记者,许多人认为骨质疏松症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生理问题。事实上,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控制的慢性病。

张振林在接受采访时说,在他的临床实践中,许多病人都是坐着轮椅来的,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患有压缩性骨折、手腕或胯部骨折。有些患者在多次手术后,只想来骨质疏松科寻求帮助。他们不知道骨质疏松是可以治疗和预防的。这位专家非常痛心地说,原来身高1.7米的患者,最后身高变得不到1.5米,这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常见情况。然而,在发生压缩性骨折或多发性骨折后,即使使用最好的药物,患者的治疗效果也不能令人满意。

张振林直言,一些骨科医生的意识也需要提高。有的医生做了很多手术,比如骨水泥、钉子等。在病人身上,却没有意识到应该提醒病人来骨质疏松科。据透露,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将探索合理的转诊制度和模式,将相关骨折患者转送医疗。(完)

中新网上海5月9日电(记者)

原标题:骨质疏松不是生理问题。专家:防治骨质疏松应从青春期开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我爱孩子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