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孩子 新闻 夏季安全狂犬病死亡率100%

夏季安全狂犬病死亡率100%

Q:

报纸经常报道被狗咬的人患狂犬病而死亡。我的邻居也养猫和其他宠物。被这些小动物咬了怎么办?

动物和人类的朋友,很多家庭因为喜欢小动物而养一些宠物。当孩子们戏弄宠物时,他们可能会被咬。有时咬伤很小,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问题。所以家长不能忽视,要学会紧急处理。

狂犬病的临床表现多为怕风、怕水、咽部痉挛、进行性麻痹等症状。其典型症状是恐水现象,即喝水时,即使听到水的声音,患者也会出现吞咽肌肉痉挛,咽不下水。即使患者口渴,也不能喝水,所以也叫水恐惧症。

这种病潜伏期长,几天到几年不等,死亡率极高,几乎达到100%。必须引起重视,科学对待,刻不容缓。

A:

根据病程,狂犬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五个阶段:潜伏期、前驱期、急性神经症状(兴奋期)、麻痹期、昏迷直至死亡。疾病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01潜伏期

从感染到发病前无症状的时间多为1-3个月,很少在1周内或1年以上。

02前兆期

一般持续2~10天(一般为2~4天),出现不适、厌食、乏力、头痛发热、非理性恐惧、焦虑、兴奋、易怒、紧张、失眠或抑郁等不典型症状。

03急性神经症状期

一般持续1-3天,可分为躁狂型和麻痹型。躁狂病例表现为极度恐惧、怕水、怕风、咽部痉挛、呼吸困难、大小便困难、多汗流涎等。瘫痪病例没有典型的兴奋期和怕水,但主要症状是高热、头痛、呕吐、咬痛,其次是四肢无力、腹胀、共济失调、大小便失禁等。

04麻痹期

一般持续6-18小时。急性神经症状期过后,患者逐渐进入安静状态。此时痉挛停止,病例逐渐安静,出现弛缓性麻痹,尤其是肢体麻痹。

05死亡

患者生命末期处于昏迷状态,通常在昏迷后不久出现呼吸骤停。

(以上内容摘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

家庭急救

如果被咬伤口出血,家长应及时按压止血,然后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口,并立即去医院做进一步处理,如防止二次感染、接种破伤风疫苗等。根据不同动物的咬伤,医生会做出不同的处理。目前,被狗或猫咬伤较为常见。

用20%的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冲洗所有咬伤和抓痕至少15分钟。然后,用生理盐水(也可以用水代替)冲洗伤口,尽量扩大伤口,使其充分暴露。最后用无菌脱脂棉吸去伤口处的残留液体,避免在伤口处留下肥皂水或清洁剂。

用干净的纱布覆盖伤口,除非伤口特别大,需要止血,否则不要包扎。因为狂犬病毒是厌氧的,在缺氧的情况下会大量生长。简单治疗后,应尽快去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接种狂犬病疫苗,立即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建议48小时后观察伤口是否感染。如有感染迹象,应及时使用抗生素。

B

暴露前接种疫苗:0、7、21(28)每天1剂。长期与动物密切接触的人群,在完成基础免疫后,1年后接受1剂加强免疫,此后每3~5年1剂。

暴露后免疫:咬伤当天(第0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各0.5ml。如果第一次注射延迟,接下来的4次注射也会相应延迟。

2010年,原卫生部推荐了新的疫苗接种方案,即“2-1-1”免疫方案。疫苗接种从过去的5次减少到3次。当天打两剂,第七天、第二十一天打一剂,可以有效预防狂犬病。疫苗接种周期缩短了7天,抗体产生很快。它更适合那些就诊较晚、咬伤较重的人。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治愈狂犬病的有效方法,正确的预防是关键。我们在了解狂犬病的同时,更应该了解狂犬病,在关键时刻及时用知识保护自己和宝宝。

(图片内容来自健康西南)

文章来自微信官方账号:张思莱伊士博士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我爱孩子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