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个惊人的新闻:一个5岁男孩感冒后耳道发炎。他去医院检查,发现耳朵里全是耳垢,要做全身麻醉清理。
看到这个消息,很多宝贝妈妈都留言了:
“我的宝宝2岁了,去年耳朵感染了4次。为什么他这么容易被感染?”
“我的宝宝3岁了,经常耳朵感染。医生说随着宝宝长大,会自愈的。是真的吗?”
“我儿子的耳朵感染了。医生给他开了一些抗生素。我一定要吃吗?”
……
全国爱耳日刚刚过去。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小耳朵。护耳综合攻略来了,新手家长要做好笔记!
警惕!近80%的宝宝都患过中耳炎
中耳炎是3岁以下婴儿的常见病。据统计,近80%的宝宝都经历过中耳炎。
这是因为宝宝的咽鼓管又短又平又直。另外,宝宝免疫力差,容易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感染时,病毒和细菌容易通过咽鼓管逆行进入中耳,从而诱发中耳炎。
别忽视这些提示信号!
宝宝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得了什么病,耳朵感染的症状和普通感冒差不多,很容易和感冒混淆。
中耳炎可能会导致宝宝出现明显的听力变化,比如对声音不是很敏感。
急性中耳炎常伴有耳朵疼痛,所以宝宝很烦躁,比平时哭得多,经常拉拽耳朵。同时还可能出现发热、呕吐等症状。
感染严重时,可能造成鼓膜穿孔,宝宝耳朵里会流出粘液或脓。这时候疼痛反而会减轻,所以家长需要特别注意。
当宝宝出现上述症状时,要考虑是否有中耳炎,及时带他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
小耳朵发炎怎么办?
说到消炎,恐怕大多数妈妈直接想到的就是给宝宝打抗生素和输液。事实上,一些轻微的症状并不需要抗生素。
此外,许多研究发现,服用大量抗生素会影响宝宝的健康,包括可能扰乱肠道有益菌的平衡,导致腹泻、真菌感染和耐药细菌感染。
所以要检查宝宝的感染是否会自行消失,遵医嘱,必要时再开药。
即使宝宝不需要服用抗生素,也不建议家长自行使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影响医生诊断。最好及时就医。
预防小耳朵感染的好方法
如果宝宝得了中耳炎,迟迟不去看医生,可能会影响听力。所以,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中耳炎,家长都应该及时带宝宝进行积极的治疗,不能耽误。
更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请宝宝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口鼻卫生
一定要让宝宝养成用脏手吃饭抠鼻子的习惯。流行季节,去公共场所给宝宝戴上口罩。
避免反复交叉感染
中耳炎的宝宝容易复发,反复感冒或长期不健康也会增加感染的机会。尤其是幼儿园,感冒的孩子是交叉感染的。所以妈妈一定要等宝宝的病好了再送去幼儿园。
避免吸二手烟
研究表明,长期吸二手烟的婴儿更容易患中耳炎。即使吸烟者在阳台上吸烟,吸烟者衣服和头发上的有害物质也很容易导致宝宝口腔和鼻粘膜发炎。
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可以为婴儿提供免疫保护,有助于防止咽鼓管堵塞,因此母乳喂养的婴儿一般患耳部感染的风险较低。
耳朵进水及时清除
耳朵反复进水,很容易导致细菌在耳道内滋生,甚至中耳炎。因此,建议妈妈在每次游泳或洗澡后,用干净的棉签帮宝宝清理耳道。
定期检查耳朵
你应该带你的宝宝去看儿科医生,定期检查他的耳朵。医生会先用特殊的工具清除耳垢,这样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耳膜是否肿胀发炎。
注意!耳屎千万不能乱掏
除了耳朵感染,宝宝耳垢太多的时候,耳朵堵塞变硬会很难受,但是应该清理吗?
别擅自给宝宝掏耳朵!
耳垢其实是很正常的存在。是人体耳道内的耵聍腺产生的油性分泌物。因为是微酸性的,所以可以抑制细菌在潮湿阴暗的耳洞滋生繁殖,对耳朵起到保护作用。
挖耳很容易损伤宝宝的皮肤,甚至引起感染或其他疾病。所以不建议家长擅自给宝宝挖耳朵。
如果宝宝的耳垢掉出外耳道,可以用棉签或棉球扫出来。薄薄的耳垢可以用棉签蘸温水擦拭。
如果耳朵里有较多耳垢堵塞变硬,使宝宝感觉不舒服或听力下降,请找专业的耳鼻喉科医生帮忙清理。
如何清洁宝宝的小耳朵?
虽然3岁以下的宝宝容易产生耳垢,但家长还是不需要刻意去除。可以适当擦拭外耳和耳洞侧面的耳垢。
定期检查孩子的耳朵。如果看到耳垢堆积在耳洞边缘,要及时清理,防止形成牢固的耳垢。
清洁宝宝耳朵时,应使用温和的护理产品,如柔软的棉签。但是要注意棉签不要过多的塞到耳朵里,以免把耳垢塞到耳道更深处。
误区!这样做最伤宝宝耳朵
055-79000显示,我国听力障碍人群超过2054万人,其中0-6岁儿童超过80万人,每年还会新增约3万名聋儿。
这组数据绝对让家长震惊。所以,保护好宝宝的小耳朵刻不容缓。但是你知道吗?这些家长常见的行为,其实是非常容易伤害宝宝耳朵的。
让宝宝平躺,喝牛奶和水。
让婴儿躺下来喝牛奶。宝宝身体处于水平位置,容易引起呛咳。液体可能通过咽鼓管流入中耳,引起炎症。
喂奶时,如果不注意姿势,很可能会对宝宝的耳朵造成意外伤害。建议45度角进给。
让宝宝听高分贝音乐
千万不要给宝宝玩音量过大的玩具,这可能会对宝宝的听力造成永久性损伤。
给宝宝放音乐时,要把音源长时间近距离放在宝宝面前。
还有,不要给宝宝戴耳机听音乐,这样也会造成宝宝的听力损伤。
捏鼻子灌药
宝宝生病吃药时,不要强行捏鼻子吃药。这可能导致孩子的鼻腔分泌物或药液通过孩子短而直的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让宝宝用力地擤鼻涕
当宝宝感冒流鼻涕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会让宝宝用力把鼻涕吹出来。然而,受伤的往往不是鼻子,而是耳朵。
鼻子与周围器官相连。当孩子这样擤鼻涕时,鼻腔的病菌在压力下通过咽鼓管侵入鼓室。轻者易造成暂时性的耳朵堵塞、发紧,重者可能导致耳痛、中耳炎,甚至鼓膜穿孔流脓、听力下降。
让宝宝身体微微前倾,用手指按住一个鼻孔,将对侧鼻孔的鼻涕微微吹出,再用同样的方法吹另一个鼻孔。
保护宝宝的小耳朵是新手爸妈的必修课,家长要管好。如果耳朵出现“异常”,宝宝哭闹不断,或摇头挠耳,但无法用言语或动作准确表达。这个时候他要及时就医,不要盲目处理。
特邀专家:冯辉
辛迪、西柚、达伦写的
编辑:文欣、洪艳
微信号:张思莱博士
新浪微博:@张思莱医生
文章来自微信官方账号:张思莱伊士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