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孩子 新闻 这六种饮食习惯最伤宝宝肠胃!第二种几乎是所有妈妈都做的

这六种饮食习惯最伤宝宝肠胃!第二种几乎是所有妈妈都做的

自从当了妈妈,我才发现,养一个孩子真的不容易。哪怕是“吃”这么小的事情,也能让人天天担心死。尤其是和老人住在一起的时候。755-79000有个桥段,把孩子吃饭的问题说活了:

爷爷奶奶喂孙子,我妈看到了就劝老人不要这样。这孩子一边吃饭,一边看动画片。他妈妈看到了,就劝他,“这样吃下去不消化”.你说了什么,我也说了什么。最后大家都没吃饭,不欢而散。

今天,我不想讨论隔代育儿的问题,但在吃的问题上,有时大人的一些无意或好心的举动真的会伤害孩子的健康,尤其是他们的胃!

动作一:趁热吃。

容易损伤食管黏膜。

甚至引发癌症。

“宝贝,快点趁热吃吧。饭要凉了。”

这句话可能大多数妈妈都说过。“趁热吃”一直是中国人的习惯。他们总以为生冷的食物会伤胃,让胃不消化,但其实过热的食物真的是食道的杀手。

长期吃太烫的食物会对食管黏膜造成严重的损伤,引起慢性口腔粘膜炎、慢性食管炎、胃炎等!严重时可能导致食道溃疡、胃糜烂甚至癌症!

给宝宝吃的食物太冷或太热都不好。

从常温到40度的食物

对你的宝宝来说是合适的温度。

能吃“辣”和能吃辣是一样的,都是通过周围人的逐步引导和自己的慢慢“锻炼”培养出来的。如果你能接受今天“热一点”,你就能接受明天“更热一点”。身边的人劝我说“趁热吃吧!”就这样,习惯慢慢养成了。

伤胃动作二:吹凉吃。

成虫飞沫中的所有病菌都被吹进了大米里。

当心传染病。

怕食物太热,宝宝急着吃,大人就用嘴吹,给宝宝把食物吹凉!有这种习惯的家长真的太多了。但是这样做也会对宝宝造成伤害。

很多病菌都是通过飞沫传播的,比如这次造成全球疫情的新冠肺炎,飞沫就是其传播的最大途径。

在给孩子吹冷食或水的过程中,大人的飞沫和飞沫中的病菌都被吹了出来,都一起掉进了孩子的饭菜里。就算没有病菌,光是吐槽就够恶心的了。不敢细想。

因此,食物最好的冷却方法是自然冷却。当孩子的食物或饮用水不再冒热气时,用手感受一下碗壁的温度,就可以给宝宝吃了。

对于一个焦虑的宝宝,妈妈不妨和孩子一起做个游戏,在吃饭前讲个故事,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伤胃动作三:品尝温度,共用餐具。

幽门螺杆菌感染、龋齿等

你就是这样传染给宝宝的。

还记得以前的一个新闻吗?

有很多2岁半的女孩,在喝奶的时候突然吐血。去医院检查后,发现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导致的胃溃疡出血。众所周知,是奶奶导致了许多感染。奶奶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多年,经常给孩子咀嚼、喂食,导致她感染。

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具有“家族聚集性”,即如果父母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其子女也会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很多成年人是携带者却不自知。

感染幽门螺杆菌容易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和萎缩,部分严重者可能发展为胃癌。对于宝宝来说,可能会使宝宝面临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胃病,还可能会引起缺铁性贫血、厌食,从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无论是用嘴尝宝宝的体温,咀嚼食物,还是在喂给宝宝之前吹凉,都有可能把细菌从大人传给宝宝。如唾液中的疱疹病毒感染、幽门螺杆菌(引起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变形链球菌(引起龋齿)等。

研究数据显示,我国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10%~80%,10岁前儿童感染比例超过50%。

所以:不要用嘴尝温度,不要嘴对嘴喂孩子,不要大人和孩子共用一个食物,不要和孩子共用餐具,不要亲亲孩子的嘴,这样就不会把病菌传给孩子。

另外,成年人自己也要定期检测幽门螺杆菌。一旦发现感染,要尽快治疗,以免传染给家人。

伤胃动作四:汤和米饭。

油太多,盐太多,不消化。

长期容易造成营养不良。

有些家长误以为汤和米饭容易消化,有利于宝宝的身体发育。但实际上,这又是一个喂养宝宝的大错误:

把米饭泡在汤里不利于宝宝口腔和面部的正常发育。

把米饭泡在汤里,因为汤很滑,容易下咽,宝宝吃饭时的咀嚼运动减少。咀嚼可以促进牙齿、颌骨、面部的正常发育,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增强新陈代谢。如果长期减少咀嚼,宝宝的口腔和面部肌肉得不到锻炼,发育也会受到影响。

把米饭泡在汤里不利于食物消化。

吃饭的时候,在咀嚼的过程中,口腔会分泌一些唾液,唾液的主要成分是淀粉酶和溶菌酶,主要作用是帮助宝宝消化和杀菌。如果减少咀嚼,分泌的唾液也会减少。没有淀粉酶和溶菌酶的辅助消化作用,消化工作就会直接交给胃肠道,不仅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还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

水占用了胃的容量,长期营养不良。

宝宝胃容量小,用汤泡饭会减少孩子的食量。泡在汤里后,体积会膨胀,再加上大量的汤,孩子当时很容易饱,每餐的摄入量也会相应减少。长此以往,孩子能量和营养摄入不足,会影响生长发育。

汤里油盐太多,不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

另一种泡饭是拌饭配蔬菜汤,对孩子的健康危害更大。不仅容易养成孩子的重口味饮食习惯,还会减少孩子对蔬菜、肉类、蛋类的摄入。蔬菜汤调料最多,油最多,盐最多。长期摄入高脂高盐饮食不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

所以,最好是该吃就吃,该喝汤就喝汤,注意宝宝均衡清淡的饮食。

伤胃动作五:追喂

容易吃,肥胖,性早熟

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

“宝宝多吃点”

“宝贝,再吃一口”.

这些词熟悉吗?我甚至见过拿着饭碗追着孩子去小花园的老人,生怕孩子吃少了会饿着。

但实际上,“吃”是一种本能。孩子饿了自然会吃,吃饱了又不肯吃。如果它们追着喂食,可能会对吃东西感到厌恶。也容易养成凡事依赖的性格和不良的饮食习惯。

更可怕的是,追着多吃一口,不仅会造成孩子肠胃负担过重,还容易养出个小胖子。肥胖和超重对孩子的健康危害很大,甚至会引起性早熟。

一直追着孩子吃饭的家长,要尽快改变:

等孩子有了自己吃饭的能力后,鼓励他自己吃饭,不要怕孩子弄脏自己的衣服或桌子。当孩子吃完饭后,家长要鼓励和表扬他,逐渐让他养成独立吃饭的好习惯。

如果孩子吃完饭还是要追着吃,那么家长可以少吃这顿饭,告诉他自己不吃就不要吃。当孩子饿了,一会儿想吃的时候,告诉他没有吃的了,必须等到下一顿饭。这段时间,他也要避免孩子吃零食。这样,孩子就会记住饥饿的苦涩滋味,在下一餐有一顿美餐。

伤胃动作6:边看动画边吃东西。

导致孩子消化不良,吃饭不专心。

电视剧《安家》里,我妈龚贝贝因为孩子吃饭看ipad动画片和老人闹得不愉快,被训斥哭了。我记得一个版本

子女依靠老人的支持无所畏惧。“我会边吃边看!你不给我看,我就不吃!”

我妈还是坚持她的科学育儿理念,说“吃完饭再看”“听妈妈的话放下平板”“边吃边看动画片对胃不好”…

现在大量的孩子边看动画片边吃东西,对孩子的危害不仅限于肠胃。

吃饭的时候看动画片,孩子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动画片上。身体的血流优先供给大脑,胃肠消化的供血就会减少,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更何况孩子一心二用,边看边吃,注意力不集中,会养成做事不专注的习惯。长此以往,孩子没有电视,就会哭闹,厌食,甚至有心理疾病。

文章来自微信官方账号:张思莱伊士博士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我爱孩子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