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孩子 新闻 科普:婴儿看似随意的动作 对感觉运动系统的发育非常重要

科普:婴儿看似随意的动作 对感觉运动系统的发育非常重要

如果你和新生婴儿相处过一段时间,你一定会注意到他们很难保持不动,他们总是不停地挥舞手臂,踢腿或扭动。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婴儿这种自发的、看似随机的运动实际上对他们的感觉运动系统的发展非常重要。

东京大学近日发布新闻稿称,婴儿挥舞手臂、踢腿或扭动等动作似乎是在没有特定目标和外部刺激的情况下发生的,被称为自发动作。研究人员认为,更好地理解婴儿这种看似随机的自发运动以及他们如何参与人类早期发展,将有助于确定脑瘫等发育障碍的早期指标。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动作捕捉技术记录了12名出生不到10天的新生儿和10名出生约3个月的婴儿的关节运动。接下来,他们使用自己的婴儿肌肉骨骼计算机模型来推测这些新生儿和婴儿的肌肉活动和感觉输入信号。最后,他们使用计算机算法来分析感觉输入信号和肌肉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和时间特征。

先前的研究表明,人类和其他动物的运动行为涉及少量本能的肌肉控制模式,通常可以在特定的任务运动或重复运动(如行走和伸手)中看到。这项新研究发现,新生儿和婴儿可以在没有明确目的或任务的情况下,通过自发的全身运动来协调感觉输入信号和肌肉活动,从而发展感觉运动相关能力。研究小组将这种现象命名为“感觉运动游荡”。

研究人员表示,婴儿可以通过“感觉运动游荡”发展出更协调的全身动作和更预期的动作。与新生儿组的随意运动相比,婴儿组表现出更常见的运动模式和更有序的运动。

根据东京大学的新闻稿,感觉运动系统主要包括人体对自身肌肉、身体活动和协调的控制。

“人们通常认为感觉运动系统的发展取决于重复感觉运动相互作用的发生,这意味着你做同样的动作越多,你就越有可能学会并记住它。”“但我们的研究表明,婴儿已经基于探索行为或好奇心发展了自己的感觉运动系统,所以他们不只是重复相同的动作,而是做各种动作,”东京大学研究生院信息技术系研究项目助理教授Shinsuke Kanazawa说。

相关论文已经在线发表在US 《国家科学院学报》中。研究人员表示,了解人类的感觉运动系统是如何发展的,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人类运动的起源,并对发育障碍做出早期诊断。新华社东京12月29日电(记者郑虔)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我爱孩子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