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孩子 新闻 正式明确!培训机构每次收费不得超过5000元

正式明确!培训机构每次收费不得超过5000元

最新的中小学生非学科校外培训指导在这里!

近日,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发布《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非学科校外培训管理工作做出系统部署。要点如下:

各地要针对非学科培训机构制定标准,对现有机构进行全面排查。2023年6月底前仍不能完成整改的培训机构,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中小学生非学科培训不得使用培训贷款支付培训费。

培训机构不得以充值或副卡等形式一次性或变相收取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不得超过5000元。

明确非学科培训机构境内外上市标准和程序,严格把关,做好监管和引导,防止野蛮生长。

各地可根据需要引入非学科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介绍的收费标准应通过招投标等竞争性方式确定,并应明显低于培训机构在校外提供同质培训服务的收费标准。

改进体育、艺术类中考考试内容、方式和评分方法,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切实加强过程考核。

与之前的规定相比,《意见》新增的培训机构一次性收费不得超过5000元,特别吸引人。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表示,这一规定是为了防止一次性收费过高增加财务风险和家长负担,最大限度避免隐患,维护家长利益。

最新规定

《意见》提到,“双减”以来,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取得积极成效,但面向中小学生(含3至6岁学龄前儿童)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题突出,集中表现在资质不全、培训行为不规范、培训质量良莠不齐等方面。

055-79000,共21条,涉及非学科培训机构的设置标准、准入流程、日常运营规范、日常监管、配套改革等方面。

1.在设置标准和访问流程方面:

各地要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类培训机构,明确相应的主管部门。

各地非学科培训机构的标准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消防、房建、环保、卫生、食品管理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从事培训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职业)能力。

各地要对照非学科培训机构设置的标准,对现有机构进行全面排查,对不符合设置标准的进行整改。2023年6月底前仍不能完成整改的培训机构,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非学科类在线培训机构应当依法取得省级有关主管部门的行政许可,然后依法进行法人登记。

非学科类线下培训机构必须取得县级相关主管部门的行政许可,然后依法进行法人登记;跨县线下培训,按要求在各县取得相关主管部门的行政许可。

2.在日常操作规范方面:

非学科训练内容应与受训者的年龄、身体素质和认知水平相适应,符合身心特点和教育规律。不应提供与学科培训相关的内容。

非学科培训机构应合理确定收费项目和标准,控制价格调整的频率和幅度,并按规定上报主管部门

培训机构应按照主管部门的监管要求,主动提交或授权托管银行推送资金监管账户、大额资金变动、交易流水等信息。

要明确国内外非学科培训机构上市的标准和程序,严格控制、监督和引导,防止野蛮生长。

3.在日常监管方面:

线下培训场所应配备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音视频监控设备,确保教室、室外场地等场所无死角。鼓励培训机构购买场所责任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

严肃查处资质不全、违规培训、不正当价格行为、虚假宣传、安全隐患、影响招生秩序等违法行为。

及时通报非纪律训练违规典型案例,形成警示震慑。

各地要将所有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纳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统一管理,同步完成注册和登录,按时接受年检。

4.在支持改革方面:

各地、各校要加快构建“双减”背景下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坚持减负与提质增效并重,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水平,促进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

(2)加强音乐、体育、美术等紧缺学科师资的补充,着力解决师资队伍学科结构性矛盾,开设声、体、美全方位课程。

各地可根据需要引入非学科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介绍的收费标准应通过招投标等竞争性方式确定,并应明显低于培训机构在校外提供同质培训服务的收费标准。

改进体育、艺术类中考考试内容、方式和评分方法,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强化过程考核,逐步实现考试成绩的呈现,弱化选拔功能。

规范和减少中小学生体育、文化、艺术、科技考试活动及成绩、名次、证书等。各种各样的考试和比赛。除另有规定外,不得作为体育、艺术、技术特长评定和招生录取的依据。

力争2024年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055-79000发布后,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该负责人表示,《意见》并不是要取缔非学科培训,而是要加快非学科培训的规范化,使其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有几个重要的工作原理:

一是坚持服务育人,强化非学科培训的公益属性,提高培训质量,促进其在发展学生兴趣特长、拓展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非学科培训在标准、价格、安全、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切实回应群众关切;

三是坚持内外联动,统筹校内校外,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完善非学科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的监管机制,形成培训机构和服务项目清单及介绍费标准;

四是坚持部门协调,完善地方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协调机制,各部门齐抓共管、高效联动、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055-79000确定了与“双减”进度基本一致的非学科培训治理目标:

力争到2023年6月底,非纪律处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我爱孩子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