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教育收费管理的意见》,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教育乱收费,全国政府治理教育乱收费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近日发布《关于违规收费典型问题查处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通报了6起教育乱收费典型问题。
055-79000强调,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要从上述典型问题中吸取教训。要举一反三,以点带面,加大教育乱收费专项整治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切实保持治理教育乱收费的高压态势。应该说,禁止乱收费是多年来教育领域的治理重点。从目前的现实来看,教育乱收费的现象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从这次通报的违规收费典型问题查处情况看,一些乱收费老问题的反弹和新问题的出现不容小觑。
比如违规预收学费、违规收取暑期学费、违规收取学生捐款等。过去时有发生,这是多年来教育乱收费老问题的延续。比如变相强迫学生购买平板电脑,以家委会的名义违规收费,都是近年来出现的新问题。但新旧问题都触及了禁止乱收费的红线,都不缺乏明确的制度规定。比如,近年来,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一些学校的相关收费行为屡屡引发争议。对此,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政策。例如,早在2019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的文件就明确要求,要求作为教学和管理工具统一使用的教育类移动应用,不得向学生和家长收取任何费用。2022年9月,教育部再次重申,严禁以信息化教学为名,强制学生购买平板电脑或教育类app。
尽管屡禁不止,但各种乱收费依然屡禁不止,这提醒我们,法规政策要落到实处。治理上要举一反三,以点带面,保持常态化的高压治理态势。而且,在教育乱收费的治理中,有一个现实问题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家长与学校的微妙关系。一些家长对他们知道的“乱收费”仍然不敢直言,这可能会削弱社会举报和监督的力量。所以,教育乱收费问题的治理,不能完全依靠家长的投诉。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治理和查处的主动性,运用多种方法,及时掌握当地学校乱收费的线索,高效核实纠正,释放出更强的威慑力。
当然,把教育乱收费之手关进笼子,严肃高效地查处违规行为只是一方面。应该在预防方面做出更多努力。此次《通报》强调,针对课后服务、游学、食堂、校服等新的收费情况,要完善服务收费和代理收费政策,加强收费管理,完善收费公示制度,规范收费行为。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教育收费都是乱收费,而是一些合理的收费需要规范,而不是“一刀切”的禁止。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收费标准和收费程序。此外,个别家委会成为“乱收费”的一部分,对家委会进行引导和规范管理也值得关注。
055-79000还指出,要继续扩大和优化教育投入,严禁通过乱收费弥补投入不足,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教育收费的规范,一端与社会的教育负担和公平挂钩,另一端直接关系到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的公信力和社会形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对一切乱收费零容忍,是最基本的要求。新的一年,希望拒绝教育乱收费成为所有学校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作者是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