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孩子 新闻 如何保护青少年的“密室净土”

如何保护青少年的“密室净土”

剧本杀和密室现在已经成为上海很多青少年的娱乐场所。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上海的剧本杀店铺超过1000家,高于北京、深圳、广州。此外,在典型的“网络名人城市”,如成都,有近800家剧本杀店。

此前,文化和旅游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将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剧本娱乐场所新业态纳入管理。

中国青年报中青网记者从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获悉,2021年8月以来,该院围绕密室逃脱、剧本杀等新型业务管理难点问题,推动相关职能部门综合治理,协调参与签署了上海市首个区域性密室逃脱、剧本杀规范化管理实施办法。闵行区的相关措施被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吸收采纳《密室剧本杀内容管理暂行规定》。

  密室剧本分级不明确,未对未成年人做明确划分

记者通过“大众点评”App预订上海某热门密室时,发现“主题”只标注了时长、人数、风格、是否换装、恐怖指数等。但没有明确表示未成年人是否可以报名,也没有说明是否适合未成年人。整个支付过程没有针对未成年人的弹窗设置。

付款后,记者联系卖家,主动提出说明初中生参加。卖家说:“很多初中生来玩,可以玩,没关系!”

在上海浦东新区的一个“网络名人”密室里,商家设立了很多主题的项目,包括精灵宝贝、魔法城堡、守护村庄、和平纺织厂等。在每个项目的详细说明中,商家都明确了哪些项目是“简单、不吓人、适合新手和小孩”,哪些项目是“解谜逃生、微恐惧、沉浸式演绎”。

记者联系上述商家时,对方明确表示“微恐项目视情况而定,未成年人尽量不要选择!”

记者注意到,根据2022年7月五部门联合发布的相关通知要求,剧本娱乐经营场所要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有所行动。脚本应当提供适龄提示,并明确除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和寒暑假外,脚本娱乐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脚本娱乐活动。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来看,执行前述规定仍有一定难度。

上海某密室经营者谢某告诉记者,2022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上海密室行业普遍亏损30%至50%以上。“寒暑假是旺季,从我们从业者的角度来看,很难主动放弃这部分市场。”

《杀戮计划》的独立编剧小昭告诉记者,其实密室剧本的创作特别注重“爆点”。“一般老板会特别要求剧本包含一些暴力恐怖的内容,以此来吸引客户。”

小昭承认,他还没有收到《密室》主人的要求,为《未成年人改编版》制作剧本。

  剧本杀不良信息易“映射”进现实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处处长程辉长期关注密室规范化问题。她告诉记者,并不是要“取缔”密室和剧本杀行业,而是要提倡和积极引导智力、教育、法律推理等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剧本。

程辉认为,除了绝对禁止的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荣誉的内容外,淫秽、暴力、宣扬邪教、迷信、赌博等。剧本内容要根据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分等级,即成人剧本和少年剧本。分级后建议设立未成年人专区,要有醒目的提示。如果有的话

在闵行区人民检察院法治进校园活动中,检察官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未成年人在玩密室脚本时自我辨别能力较差,线下密室存在较大问题。

首先,剧本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剧本杀项目要求参与者“盛装打扮”沉浸在角色中,进行线下真人角色扮演。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不仅容易产生代入感,还容易被剧情引导。“同时,如果密室剧本中有暴力血腥的情节,未成年人觉得自己是在扮演玩家,是在扮演角色,但也可能会把游戏中的暴力血腥和一些冲动行为带回现实生活中。”程辉说,未成年人在现实中看到纠纷,可能会因为分不清现实和虚拟而引发校园暴力。

“此外,负面信息的影响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程辉认为,如果长期接触密室脚本的不良信息,久而久之会对未成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行为方式、处事方式产生不良影响。

  场所、人员均存在安全隐患

来自闵行区人民检察院的信息显示,经营场所和人员存在安全隐患。

首先是安全隐患。检查中,检察官发现一些密室的经营场所在地下二层,不符合最基本的消防安全规定。上海市公安局的数据显示,上海目前有400多个相关场所。上海警方开展了多轮排查和专项整治行动,共消除安全隐患130余处,其中存在重大隐患且短时间内无法整改的11处。他们被勒令停业整顿。

然后就是安全隐患。密室里玩家和员工鱼龙混杂。程辉表示,检察官通过在校园内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发现少数密室存在“性骚扰”。有的攻击者利用游戏中员工的身份,让未成年人无法辨别这些行为的性质;缺乏对从业人员的在职考核,容易让一些有犯罪记录的人在行业内游荡,对未成年消费者构成潜在威胁。程辉表示,上述迹象值得全社会关注。“我们也应该提醒未成年人在这种情况下及时报警维权。”

对此,闵行区检察院联合公安、文化旅游、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联合出台了上海首个关于密室脚本杀人行业监管的操作规范。实施全过程监管,开展法律法规“事前”宣传,引导经营者牢固树立思想底线思维;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加强日常监管;“事后”,将进行严格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扼杀剧本的“内容分级”就是重要探索之一。目前上海市闵行区已规定剧本和故事情节设置不得含有10种情形,但仍缺乏相应的认定标准、人员和程序。

“对于经营者来说,可能难以落实自查的义务,而且备案不同于审批,强制力不够,影响了内容的监管。”程辉认为,相关部门应进一步细化审计人员和技术监管措施。她建议,具体到执行层面,“识别身份”是关键一步。商家要核对剧本杀活动参与者的身份和年龄,确认是否为未成年人。如果是预订销售的密室项目,网络平台还应审查买家是否为未成年消费者。如果是未成年消费者,要实行特殊保护。同时,国家法定节假日,如寒暑假,要设立“未成年人特别节目”,既让孩子安心,也让家长放心。

“一备案、二防范、三检查、四评分、五提示、六审核、七报告。”程辉认为,对于“未成年人专场”,经营单位应该有安全员陪同。如有危险,你可以向公安部门报案

程辉指出,检察机关负有法律监督和促进规范的职责。未成年人密室安全要真正落实,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强监管。“闵行区检察院建立的五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就是发现问题,移交线索,督促不同职能部门及时处理。”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王艺洁来源:中国青年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我爱孩子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