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孩子 新闻 春运抢高考“乙类乙类管理”疫情防控该怎么做?

春运抢高考“乙类乙类管理”疫情防控该怎么做?

1月8日,中国正式开始在新冠肺炎实施“B类管理”。那天,是春运开始的第二天。春运首日,全国发送旅客3473.6万人,环比增长11.1%,同比2022年增长38.9%。

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节日。这三年因为疫情,很多人都没有回老家过年。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抢运工作小组初步分析判断,2023年春运抢运总客流约20.95亿人次,同比增长99.5%,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70.3%。

平行于客运量超过20亿人次,在新冠肺炎实施“B and B管理”。1月8日起,按照《传染病防治法》,我国不再对新冠肺炎感染者实施隔离措施,不再判断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分高风险区和低风险区;根据《国境卫生检疫法》,对入境的人员和货物不再采取传染病检疫措施。

在1月8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部副部长觅风表示,新冠肺炎“乙类管理”后,工作重点从“感染预防”转向“健康防护和重疾预防”,从风险区域和人员控制转向健康服务和管理。觅风强调,实施“B类管理”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要使疫情防控更加科学、准确、高效,更好地协调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

在春运高峰期间,农村地区可能会迎来一个严重的高峰。

1月7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以下简称《第十版防控方案》)发布。第十版防控规划指出,农村地区医疗卫生基础相对薄弱,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地区。

国家卫生委员会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在春运热潮之前,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已经迎来了感染高峰。根据这一趋势,在春运期间,这些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可能会迎来急诊和重疾的发病高峰。

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交通不够方便。为确保这些地区重症感染者能够得到及时转运和救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求农村地区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前急救力量。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院要配备一辆救护车,纳入各县120急救系统统一调度。

在1月7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司司长聂春雷表示,各级医疗机构要有专人负责转诊,简化危重患者转诊流程,完善转诊绿色通道。对于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感染者,要在第一时间转诊到有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可直接转诊到三级医院,不必层层转诊。

聂春雷说,农村“关口前移”的核心是实行“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早转诊”,对65岁以上老人、孕妇、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进行一对一的参保联系。并每周至少联系服务两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此外,有必要加强对农村地区重点人群的健康监测,发现可能的并发症的体征和倾向性症状

“乙类、乙类管理”后,我国将不再对入境的人员和货物采取检疫和传染病控制措施。有舆论担心XBB毒株会很快在中国传播。对此,曹琛表示,中国对XBB系列变异株在国际上流行的国家的新型XBB系列变异株的疫情情况,以及新型变异株的传播力、致病性和免疫逃逸能力进行了动态监测,以预防和判断这些变异株输入中国的风险,并建立了有针对性的应对疫情的预案。

在新发布的第十版防治规划中,要求动态监测新冠肺炎的变化。在1月8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疾控中心监测预警司司长杨峰表示,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以来,疾控中心进一步完善新冠肺炎变异监测工作方案,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加强对入境人员、患者、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的采样、检验和测序比对。

值得注意的是,第十版防治方案在病毒监测预警中增加了城市污水监测的相关要求。杨峰解释说,对污水处理厂的新冠肺炎进行监测,可以评估更大辖区人群的新冠肺炎感染趋势,适合更长期、更广泛的监测。

杨峰说,居民楼的污水监测可以更好地起到预警的作用。很容易及时发现可能存在感染者的区域,进而进一步追踪发现阳性感染者,从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主要用在疫情初期,没有大范围流行的时候。

杨峰表示,现阶段,mainland China新冠肺炎感染仍处于流行阶段,因此选择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污水监测工作,以辅助评估新冠肺炎感染的流行强度和变化趋势,为疫情研究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避免到疫情高发地区探亲和旅游,春运高峰途中做好个人防护。

第十版防治规划再次强调“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春运期间,旅客应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在1月8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常倡导公众尽量避免到疫情高发地区探亲,同时也倡导部分疫情高发地区的民众尽量减少出行。除非必要,在家接受治疗的新冠肺炎感染者不应外出探亲。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的人群,在感染风险排除前,应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前往人群聚集场所。感觉感染风险高的人不应该旅行,直到风险消除。

如果市民要出行,常建议,出行前一定要做好科学规划,提前做好攻略,了解目的地疫情情况,尽量错峰出行,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降低感染风险。此外,还要准备足够的口罩、洗手液、消毒纸巾等防护用品,以及体温计、抗原检测试剂盒、解热镇痛药等。同时注意气候变化,准备足够保暖的衣服,防止着凉。

在出路上,公众要保护好自己。在候车室、候车室等封闭拥挤的场所乘坐飞机、火车、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始终佩戴口罩。

在公共场所保持合理的社交距离,减少与他人的亲密接触。做好个人卫生,尤其是时刻注意手部卫生,避免接触公共物品。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捂住,用过的纸巾及时扔进垃圾桶。如果接触到呼吸道分泌物,应及时洗手或消毒。当你在户外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你应该尽量减少用餐次数,并在

或者回国后,你应该密切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如果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应及时进行抗原检测或酌情就诊。回国初期,在做好症状监测的同时,尽量减少与家中老人接触,尤其是基础疾病严重的老人,接触时戴口罩。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刘玉荣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1月10日第12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我爱孩子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