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年轻的科学联系
小学一年级教室的黑板高度降低了,班级公共空间增加了乐高角和手工角.这是记者近日在厦门湖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看到的。小学一年级班级的环境接近幼儿园,这是厦门市小学在定向教育中采取的典型做法之一。
近年来,厦门在促进幼儿联结的过程中,注重环境和教学中的联结思想,倡导在小学低年级营造幼儿园氛围,通过降低学习难度来“增加缓冲”。同时,鼓励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联合教研,定期交流岗位或跟岗,共同解决衔接问题。
滑入小学,环境改造促收敛。
湖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小小的校园里,除了班级环境越来越像幼儿园之外,室外环境也被改造成了幼儿园。学校在户外增加了滑梯和大型攀爬设备。改造后,户外运动区很受低年级学生的欢迎。这里有开阔的空间,孩子们在奔跑跳跃攀爬中享受着幼儿园的快乐,入学的焦虑在运动中得到缓解。
2021年7月,福建省教育厅颁布《福建省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同年10月,厦门市湖里区被确定为福建省青年汇聚实验区。2022年6月,经过湖里区近一年的试点,厦门市教育局主办了“厦门市推进幼科对接工作会议”,全面推广湖里区经验,启动全市幼科对接工作。
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支撑,厦门很多小学都进行了环境的“幼儿园化”改造。厦门音乐学校不仅设置了滑梯,还计划建造童话般的树屋,让孩子们在充满童话色彩的环境中适应小学生活。
“让小学像幼儿园一样,只是为了让孩子更快适应小学生活。其实我们提倡做好生活、社会、学习的准备。”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郑朝南说。
在厦门音乐学校,学校会对生活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弱的孩子进行个别辅导。对于不能早起,上学迟到的孩子,老师不会一味的批评。而是要求班级等待,多次与家长沟通,逐步解决。对于一些暂时不能适应小学生活的孩子,学校要求班主任多加关注,引导其他同学给予帮助。对于个别问题严重的孩子,请心理老师进行干预。
记者了解到,厦门一些学校在学习和适应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
“时间王国里有多少守卫?小猪什么时候起床去上学?”厦门湖里实验小学一年级老师叶幼云正在教学生认识钟表。“几乎是在模仿幼儿园的教学方式,包括教案设计和上课方法。”叶幼云说。
在厦门,市教科院和各区教师进修学校通过上公开课、编写“教学案例”等方式,引导教师改变教学策略,让孩子适应小学的教学方式。
一些小学采用“长短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孩子入学的第一个月,厦门金安小学把以前的“上午四节课,每节40分钟”分成了五节课:前两节课,每节35分钟,中节课,每节20分钟,后两节课,每节25分钟。在这20分钟的课中间,老师不是教书本知识,而是做“入学训练”,内容包括如何听课,如何记住老师布置的作业,如何整理书包,如何打扫教室卫生等。
金安小学校长阮静说,”长短班”的实施一方面缩短了单个班级的教学时间,让孩子们有一个缓冲期,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杨冬梅表示,在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适当借鉴幼儿园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可以起到“增加缓冲”的作用,而降低学习难度则可以起到“降低坡度”的作用。这种“一增一减”可以使young收敛的跨度更小,从而使收敛更平滑。
幼儿园早准备,模拟小学“软着陆”
“一起清理,七人一组。怎么能再把人分成两组呢?”这是由厦门都市港湾幼儿园和李宁分园的于坤英老师组织的一次幼小衔接活动。
“让孩子一起扫地,帮助他们为生活和社会做准备,而让他们七人一组,就是提前渗透一些数学概念,属于学习准备。”余对说道。
当孩子们被分组后,他们意识到,如果一组是两个人,另一组是五个人,差别会有点大,而一组是三个人,另一组是四个人,这样更合理。余秋雨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大班儿童,他们能够理解数字的组合。这种自发学习的形式,既避免了“小学化”,又让他们理解了数的概念。
湖里区乐康新村幼儿园老师陈奕夫在指导大班小朋友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向他们展示了“山”、“月”等汉字的演变过程,让他们明白了“符号可以记录信息”,从而对汉字有了认识。
“很多家长认为学习准备是最重要的。其实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也很重要。”湖里区教育局幼教办副主任曾说,湖里区的幼教衔接不是从幼儿园的班级开始的,而是从孩子入园的那一刻开始的。比如让孩子学会叠被子,整理物品,都是从小班开始的。
在湖里区,幼儿园也注意调整作息时间,让孩子逐渐适应小学的节奏。从幼儿园大班下学期开始,有意识地延长集体教学活动时间,每次活动达到30至35分钟。这是为了让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更贴近小学的课堂教学时间。
促进教研融合,通过换岗增加了解。
近日,来自厦门海沧实验幼儿园的13名教师走进厦门海沧颜葵实验小学,参加了一个班级一上午的教学活动。下午,颜葵实验小学的11名老师来到实验幼儿园值班学习。
颜葵实验小学与实验幼儿园的沟通是厦门幼儿沟通的典型场景。毕业后,实验幼儿园的孩子将升入颜葵实验小学。厦门在幼儿园与小学的沟通过程中,强调就近原则,所有沟通的学校在生源上有高度重合,以保证互动更贴近实际。
“通过教学和研究,我了解到幼儿园教学更注重情境.”颜葵实验小学教师谢小利认为,幼儿园更注重情感和态度评价,尊重孩子的心理需求,但容易产生主观性。小学更倾向于评价孩子是否掌握了某个知识点。评价指标相对客观,但个体差异可能被忽略。通过训练,小学在评价孩子时会有更多的情绪和态度评价。
颜葵实验小学副校长杜紫红表示,双方的交流不仅仅是在教研层面,颜葵实验小学一年级班级环境的布置也多由实验幼儿园的老师主导。学校和幼师一起在闽南设立了涂鸦区和儿童游乐区。
厦门市教育局在《关于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工作意见》中提出定期联合教学
不久前,厦门阳光幼儿园大班小朋友在厦门音乐学校一、二年级学生的陪同下,来到音乐厅,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联欢会。联欢会上,音乐学院的学生表演了小提琴合奏、钢琴独奏等节目,日光幼儿园的小朋友表演了舞蹈《祖国祖国我爱你》。演出结束后,音乐学院的学生还带着幼儿园的孩子们参观了小学教室,一起观看了高年级学生如何练琴。
厦大音乐学校副校长李玲玲表示,在与幼儿园的教研过程中,学校不仅讨论了如何让学生适应学习,还注重了身心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的讨论,让小学生和幼儿园的孩子多交流,给他们更多的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