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孩子 新闻 媒体:教育孩子淡化春节意识不只是“不恰当的话”

媒体:教育孩子淡化春节意识不只是“不恰当的话”

近日,有网友反映,某中学在高一年级寒假通知中提到,希望家长“教育孩子淡化甚至抛弃春节和假期意识”。日前,涉事中学称,学校给高一年级学生家长发了一封信,信中关于假期安排的表述措辞不当,不准确,引起部分网友误解。在此道歉。此事已向家长说明,高一年级系主任已被批评教育。

对于学校的要求,有人为学校辩护,说里面提到的2023年是断章取义。完整的说法是,“教育孩子淡化甚至抛弃2023年的春节意识和对节假日的意识。”考虑到自己之前的学业受到疫情的影响,希望同学们能好好利用假期关注学业。学校的出发点是对的,最多是表达不当。

但有媒体搜索“春节意识的弱化和抛弃”发现,从十几年前开始,很多以“劝导学生”为主要目的的《致家长的一封信》学校,就已经出现了“教育孩子弱化甚至抛弃XX的春节和节日意识”的说法。这些模板的内容大同小异,比如“2010年教育孩子弱化甚至抛弃春节假期意识”等等。

存在了十几年的“劝退”信,今年引起了公众的关注,涉事学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这说明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的意识正在逐渐改变,学校“劝导”的“老套路”已经行不通了。对春节和假期的意识不应该被淡化和抛弃,而应该进一步加强。要把假期还给学生,学生自主安排假期生活,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庆祝春节等传统节日,这也是对学生非常重要的传统文化教育。

这种“劝导”要求引起舆论关注,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偶然”是因为有学生和家长把这种事件发到媒体上,引起了网友的关注;而“必须”就是这种违背学生成长规律,不把节假日当节假日的反教育要求。如果学校不嫌弃,迟早会引起家长和舆论的关注,迫使学校转变观念。

虽然校方对此表示道歉,但反映出的问题不仅仅是“用词不当、表述不准确”,更反映了一些学校的理念,即希望学生在整个假期里,把心思都投入到学习上,争分夺秒地学习,不浪费一天一分钟。弱化和摒弃春节和假期意识,强化学习和竞争意识。

一些学生抱怨整个假期比平时更累。他们不仅要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假期作业,还被父母送到校外培训班,希望“超越”“逆袭”。有的学校还违规压缩放假时间,要求学生提前返校。2021年实施的“双减”明确要求校外学科培训机构不得在寒暑假、周末、节假日开展培训,即希望将寒暑假、节假日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过上自己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生活,防止过度内卷。

对于学生来说,假期不仅仅是休息的意义,更是对他们进行社会教育和生活教育的重要机会,让他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提高自我意识,促进自我成长。对学生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如果学生的整个假期生活都集中在完成作业和上新课上,就会错过学生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2023年的春节是一个特殊的节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我爱孩子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