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孩子 新闻 产科不能停!

产科不能停!

广州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产科医护人员正在查房。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2022年12月17日晚9点,28岁的夏佳怡像往常一样做胎心监护。胎儿心率突然达到每分钟210次,而正常心率是每分钟110-160次。

夏佳怡突然变得紧张起来。由于担心结果不准确,她又做了两次检查,但胎儿心率仍然很高。怕宝宝缺氧,她和丈夫赶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广州三院”)。

到了急诊科,夏佳怡心跳加速,胸闷气短,核酸检测结果显示阳性。她吸氧1小时,宝宝心率下降,但仍超过正常值。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许多像夏佳怡一样的孕妇在怀孕期间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经常有人问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以下简称“北医三院”)产科主任魏源一些问题:“杨对孩子有影响吗?”“吃什么药安全?”“有基础疾病要不要去医院?”“你会喂奶吗?”

  “患有基础疾病的孕产妇属于高危人群”

魏源在新冠肺炎治疗了两名患有基础疾病的孕妇。一个并发妊娠期糖尿病,服用大剂量胰岛素,孕晚期肺炎;还有就是继发性心肌炎,心功能不全,但是经过治疗,她顺利分娩了。

有些病人就没这么幸运了。广州市第三医学医院产科副主任何芳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网记者,半个多月前,一名34岁的女子转院治疗时,出现了严重的呼吸窘迫、心力衰竭和肺部感染。

经过抢救,孕妇活了下来。然而,由于她的病情危急,当她被转移时,这对双胞胎已经流产。何芳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网记者,这名孕妇患有糖尿病多年。感染后,她出现高烧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她没有及时就医,导致病情加重。

“有基础疾病的孕妇属于高危人群,一旦感染,需要更严密的监测。”何芳说。

2022年12月1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巧姐介绍,根据国家产科质量控制专家组收集的国内外报告,孕产妇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总体发病率、症状和病程与一般人群接近。极少数重症病例,病程基本为5-7天。

“感染后以发热为主要症状,降温最重要。”魏源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网记者,孕早期发烧可能对胚胎有一定影响,增加流产风险。孕晚期,发烧会导致胎心加快,所以要加强监测。一般来说,只要退烧,胎心就会恢复正常。如果孕妇持续高烧,需要及时就医。

有些孕妇发烧后,长时间胎心增快,导致宫内窘迫,被迫剖宫产。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魏源说,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胎儿早产、流产、剖宫产的概率明显增加。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邹告诉记者,医院最近收治了一例新冠肺炎的重症孕妇。诊疗过程中血氧饱和度下降,肺部出现阴影,于是转入ICU病房。经过治疗,孕妇在几天内恢复正常。

“与老年人相比,孕妇的优势在于年轻,免疫力强。”不过,魏源说,现在的高龄女性越来越多。对于那些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孕妇来说,感染会增加患重病的风险。

“自我监控尤为重要.”禹卫

巧姐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建议,孕妇要准备体温计和心率血压监测仪。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孕晚期的孕妇要注意胎动的监测。孕晚期每天可监测一小时,每小时胎动三次以上。如果症状持续3天以上,服用退烧药后发热不改善,或胎动消失,胸痛、胸闷、腹痛等。联系助产机构,及时就诊。

夏佳怡在医院住了4天。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宝宝的心率逐渐恢复正常,并于1月3日平安出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夏佳怡有点后怕。“胎心跳这么高,如果不及时关注就危险了。”

  “哪个孕妇发烧,就发一片药”

多名医护人员回忆,2022年12月中下旬是产妇感染的高峰期。

2022年12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各医疗机构从现在起要接诊阳性患者,不能用核酸结果来区分是否接诊患者。患者不要担心医院不接收患者。

广州市第三医院产科护士长刘冰回忆,在此之后,产科收治的阳性患者与日俱增,2022年12月25日达到高峰。在收治的100多名孕妇中,阳性患者占近82%。她的高危产科病房有13个房间,其中9个是“阳性病房”。

看到身边的人都是阳光的,夏佳怡一度很焦虑。每次去医院产检,她都戴着防护帽、防护口罩、KN95口罩和医用手套。怕增加感染机会,她没让家人陪。产检时,夏佳怡看到一名孕妇穿着雨衣“保护”。“大家都很警惕,不会聚在一起聊天”。

可是夏佳怡的老公天天出去打工,她还是被感染了,她也没有隐瞒。

那段时间药品紧缺,很多孕妇绞尽脑汁买退烧药。家住北京海淀区的孕妇陈婉珍想提前准备退烧药,但线下药店和网店都买不到。

她给孕妇发消息要药,有两三个人回复她有药。她联系了其中一家,他们说药快过期了。担心吃错东西,她去找另一个孕妇买药。对方说还有半瓶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可以免费给她。陈婉珍花了80多元买了这种药。

感染后的第一天,陈婉珍高烧39摄氏度。喝了三次药,药瓶见底了,只有瓶壁沾了几滴药。她往瓶子里倒了些温水,喝了每一滴药。幸运的是,第二天烧退了。

为了保证线下就诊的孕妇能买到退烧药,北医三院把药分开配送,一盒药分给几个孕妇。北京妇产医院生产科副主任邹说,用药最紧张的时候,医护人员都是把家里的药拿到医院急诊。“孕妇发烧就要吃药”。

为了方便孕妇就医,北医三院为发烧孕妇开辟了绿色通道。产科医生不仅检查产科情况,还有权开退烧药和止咳药,方便患者就医。对于病情复杂的孕产妇,产科医生和感染性疾病中心医生共同会诊,共同给出诊疗方案。

  “唯一不能停的科室就是产科”

孕妇感染高峰期,医护人员也大面积感染。邹告诉记者,那段时间北京妇产医院产科医护人员一上班就活跃起来,最低的出勤率也少

孕妇住院期间,家属和护工不能陪护,护士工作量翻倍。“除了观察孕妇的生命体征和胎儿情况,还要照顾她们的饮食和打扫卫生。”刘兵所在的高危产科共有17个护理团队,每天至少有7名护士值班,维持病房的正常运转。

“姑娘们还在低烧,自发回来上班,很让人心疼。”刘兵说,病房里有咳嗽声,一个护士被感染后休息了几天回来上班,心电图显示异常。虽然检查后问题不大,但刘兵想让护士休息一下,护士几次拒绝。因为过度劳累,刘兵有一次晕倒在厕所,也没有停下来休息。

除了医疗,刘冰还要和孕妇沟通各种问题。她记得有一个孕妇刚住院,得知隔壁病房是“阳”区,多次要求换病房。当时病房资源紧张,刘兵想方设法为这位忧心忡忡的孕妇换了房间。同病房的病人也反映,她的转院增加了她感染的风险。

还有一次,病房里一个病人“阳性”,另外两个病人担心被感染,焦虑不安。刘兵立即对房间进行消毒,刚安抚了两个人,新收治的病人又是“杨”,两人坚持要转院。“刚放开的时候,大家都很担心。我们可以理解,但是沟通真的需要时间。”刘兵说。

邹觉得,在医疗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医生和患者更需要相互理解。她记得有个孕妇入院后第二天就“阳性”了。当时医院打算把孕妇转到指定医院治疗,但是车到了,孕妇不肯走。

孕妇觉得自己感染和医院有关,要求在指定医院开单间,并有护士照顾。与孕妇沟通无果后,邹再次联系孕妇的爱人。结果怀孕的爱人打了个电话。后来孕妇家属发烧,证明不是在医院感染的,才不再纠缠。

“我们很多人带病坚持工作,有些人还不理解,工作很难做。”邹说,“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沟通,我们不眠不休的工作可以造福更多的患者,而不是不必要的消耗,这是更有意义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尤为重要。”

夏佳怡的宝宝平安出生后,在月子中心不敢放松。坐月子后,她不得不为孩子不被感染而斗争。

(应采访对象要求,陈婉珍为化名)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尹海月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01月11日06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我爱孩子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