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增出生人数比2016年“减半”。
2023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人口数据,新增出生人口956万,连续第六年下降,与2016年的1883万相比几乎减半。在业内看来,新生人口的持续减少导致了国内奶粉市场的持续萎缩。考虑到新生儿人口变化对市场影响的滞后性,未来两年国内婴幼儿配方乳粉市场仍难以触底。
近五年来,国内婴幼儿配方乳粉市场持续下滑,主要原因是新生儿数量减少。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新出生人口为1883万人,此后逐年下降。到2021年,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1062万。
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2022年新出生人口持续下降也在意料之中。虽然数据好于行业预期,但国内奶粉市场总量仍将继续萎缩。在奶粉消费中,一、二阶段奶粉和三阶段奶粉(12月以上)各占一半,因此对奶粉市场的影响将在未来两年逐步体现,奶粉企业将面临新的增长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奶粉行业刚刚经历了“糟糕”的一年。由于新生人口下降和疫情对经济的影响,2022年奶粉行业市场销量和售价再次触底,各大奶粉企业业绩增速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澳优董事长闫伟斌此前表示,虽然2022年整个乳业的趋势并不明显,但在宏观环境的压力下,整体保持稳定并不容易。2023年随着疫情变化,消费市场有望逐步回暖,乳业市场总量将好于2022年。对于婴儿粉行业来说,市场总量仍将处于瓶颈期。
但当天的数据公布后,奶粉股的股价表现并没有太大波动。截至记者发稿时,中国贺飞股价下跌2.09%,澳优乳业上涨1.18%,剑河集团下跌1.24%。
随着市场总量的萎缩,奶粉市场存量的竞争也在加剧。特别是2023年也是新国标落地和二配方注册的关键一年。奶粉行业可能会迎来新一轮的淘汰。此前市场预测会有三分之一的品牌出局。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奶粉企业的增长将主要来自市场集中度的变化。
市场的火药味越来越浓。近日,《第一财经》记者走访市场发现,虽然社会库存尚未完全消化,但部分头部奶粉企业已开始催促经销商在2022年底提前赚钱,以抢占经销商资金。垫付金额大多在1-2个月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