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杨康后如何科学健身”的话题引发关注。有网友认为,考虑到“杨康”学生的体育安全,应该取消中考体育考试。广州教育部门发文称,已关注网友反映的情况。对于学生感染新冠肺炎后是否受伤、康复后受伤程度如何等专业性问题,将由联合卫生部组织专家根据体育中考相关政策规定,充分判断,审慎决策。除了广州,上海、郑州、福建等地的家长也有类似的诉求。
近三年来,受疫情影响,我国不少地区根据当地疫情取消了体育中考统考,或将相应分数计入学生体育总成绩,或将体育不计入中考总成绩,得到了家长的支持。鉴于“放开”后已有多名学生被感染,未来3-6个月可能出现第二波感染高峰,今年取消体育中考统考值得认真考虑。
将体育纳入中考的目的不是为了“考”学生,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在平时注重体育锻炼,提高体质。中考体育评价要加强过程性评价,而不是考试性评价,即举行中考体育统考,坚持安全第一、健康第一。
尽管初中毕业生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后恢复很快,但短时间内仍不宜进行剧烈运动。如果进行统一的体育联考,很多考生在考前难免会进行突击训练,可能会带来身体上的伤害。
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考虑取消今年的体育中考统考,或者把平时体育成绩作为体育中考成绩,或者把每个学生的统考成绩打满分,加上平时成绩作为体育中考成绩。换句话说,不是取消体育中考,而是把平时的体育成绩作为体育中考成绩。体育平时成绩作为中考成绩将是教育评价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我国中考体育成绩大多包括两部分,一是平时体育成绩,二是体育考试成绩。家长和社会舆论都赞同体育应纳入中考,但对于如何评价中考却众说纷纭。舆论担心强调体育中考统考会导致应试体育。一些学校围绕体育中考统考项目开展体育教学,而学生为体育中考统考项目进行训练,体育中考阅卷训练也应运而生,会增加学生的应试负担。
去年底,针对媒体提出的如何缓解体育纳入中考科目引发的学生和家长训练焦虑的问题,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各地安排体育科目是为了引导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是为了竞争性选拔。显然,将体育纳入高中入学考试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