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皆长,春山可期。新生命总是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在抗击新冠肺炎的第三个年头,即使在疫情的风暴下,“新生活”的步伐也没有被疫情阻挡。虽然医院产科和孕妇成为最先受到正面浪潮冲击的群体之一,但医院产科的特殊之处在于,一旦预产期到来,生产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因此孕妇和产科医生别无选择地“止步”。第一轮感染过后,在“新阶段”,承载着新希望的妇产科现在如何运作?近日,扬子晚报/牛子新闻记者走进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直击风暴下保护母婴安全的第一线。
专题策划:扬子晚报/记者陆视频简陆编辑许倩倩
“新生”源源不断。
这是一种不会受疫情影响的疾病
停止“持久战”
“小耳朵在那里,手指和脚趾都很完整。爸爸快来看,宝宝很健康!”杨康的母亲汀洋与丈夫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孩子。2970g,是个男孩。三周前,在丈夫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后,汀洋也查出了“二杠”。我不敢吃药,只能依靠它,咬着牙熬过所有的“难关”。“转阴”几天后,孩子“开始”了。一声清脆的啼哭,一个小时的分娩后,看着婴儿白皙的脸庞,汀洋终于松了一口气。“都是值得的,宝宝健康就好”,泪水悄悄盈满了新妈妈的眼眶。疫情防控措施调整后,为了避免来到医院等感染风险高的公共场所,很多患者选择暂停治疗,但“准妈妈”们却无法停止“破壳”。各大妇产医院和综合医院的妇产科都要面对这场疫情无法阻挡的“持久战”。
为了及时应对感染高峰,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起初将19楼设为新冠肺炎阳性感染孕妇的隔离产房。然而,随着感染率的迅速增加,一度有90%的孕妇呈阳性,只有10%呈阴性。在隔离产房已经不能满足阳性产妇的分娩需求后,医院重新划分产房,将阳性和阴性产妇分别收治到不同的产房。穿戴防护服、隔离衣、面罩、鞋套和完整的防护措施,保护新生命的诞生。
是阳性患者,也是新手妈妈。
他们的焦虑需要耐心来抚慰。
高烧是许多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人的典型症状。“一个身体有两次心跳”。当孕妇体温较高时,会影响宫内胎儿的安全,导致胎心率加快,有的胎儿甚至胎心率超过200。产房护士长周春秀说,这期间医生护士除了给孕妈妈吃一些物理药物降温外,还特别关注孩子的情况。对于部分产妇来说,加快生产进度,提前分娩也是安全的。“要不要喝点水?”“这里不舒服吗?让我帮你看看。”.候诊室产房护士轻柔缓慢的语言,通过隔离衣传递着无微不至的关怀。新冠肺炎感染叠加在分娩上,焦虑是显而易见的。“阳性宝宝会受到影响吗?”“我的孩子会被感染吗?”新冠肺炎风暴来得突然,特殊时期对孕妇来说就像乌云一样。
28岁的张西入院时,核酸结果仍呈阳性,张西住在一位阳性孕妇的候诊室里。“是40周和4周。你听我说,我有咳嗽和鼻音。说我不担心是假的。”催产素有频繁的静脉滴注,即使戴着口罩,记者也对张西感到有点不安。好不容易算到预产期还有几天,还是感染了新冠肺炎。分享张西焦虑的阳性准妈妈经常呆在产房里。周春秀和同事基本都陪在他们身边,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
“嘭,嘭,嘭”,每分钟169次,这是张西肚子里的婴儿短促而有力的心跳。周春秀告诉记者,最近他们不仅要在医疗上严格谨慎,还要对孕妈妈进行细致的心理支持。“让他们随时听胎心,告诉他们宝宝很健康,告诉他们产程的进展会减轻他们的焦虑。”
“好在现在这个比例慢慢反转了。”回忆起过去的二十天,周春秀感慨万千。由于医护人员的不断倒下,以及产房助产士的特殊地位,最忙的时候修改了18次产房排班表。如今,阳性孕妇逐渐减少,产房里的准妈妈绝大多数已经是“杨康”了。
产科病房主任吴兰告诉记者,从他们的观察来看,轻度无症状病例在阳性孕妇中仍占很大比例,真正转为重症的往往是有基础疾病的孕妇。“比如,妊娠高血压患者高烧后血压升高,糖尿病孕妈妈血糖异常。面对这些人,我们作为医护人员应该及时让孩子出来,保证母婴安全。”
当一个新生儿遇到新冠肺炎时,
最年轻的病人,最大的监护人。
没有普通病房的匆忙和人来人往。这里的病房大部分时间都很安静。这是新生儿病房。婴儿的呼吸声常常淹没在护理仪有规律的“嘟嘟声”中,只有几次能透过它听到婴儿的啼哭声。
在南京妇幼保健院,平均每24小时就有40个新生儿来到这个世界。自本次疫情以来,总交付量已达7800。出生后,健康的婴儿将与母亲和婴儿留在同一房间,一些身体有问题的婴儿将被转移到新生儿科治疗。为了保证不同的孩子不会交叉感染,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病房还划分了两个区域:母核酸阳性的孩子和核酸结果阳性的孩子。
“到目前为止,我们收治的新生儿中,基本没有重症病例,都比较轻,恢复也很快。”儿科主任韩淑萍说,“冬天容易让婴儿早产。通常冬天在NICU也是一个繁忙的季节。现在从重症病例和新生儿病房的数量来看,和往年差别不大。”她还直言,孕妈妈不用太担心新生儿感染。
这些婴儿需要24小时护理,一些夜以继日工作的医护人员生病了,休息两天就马上回到岗位。大家互相支持。“现在好多了,一切都会好的”,韩淑萍在采访结束时笑着说。这个冬天,她和许多妇女儿童一样,肩负责任,经受考验,心怀期望。冬日暖阳照进装有暖箱的新生儿病房,照亮新生的希望。
(文中女子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