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孩子 新闻 网络教学要立足于长期、深度融入日常生活

网络教学要立足于长期、深度融入日常生活

教育部近日发布的《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明确提出,无疫情学校要开展正常的线下教学。从2020年开始,线上教学已经陪伴师生三年,我们进行了“全球最大的线上教学实验”。在这样的背景下,原本是救急之物的网络教学如何立足长远,与学校教学充分融合,在日常教学中发挥作用,是当前必须考虑的问题。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在提高课堂质量中的作用。三年来,如何提高学生在网络课堂上的注意力,并保持较高的关注度,是所有老师面临的共同问题。为此,很多老师挖掘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并加以利用,优化课堂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汇聚了大量优质的在线教学资源。这些资源既支持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也指导教师的线下教学,为教师提供优质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案例,指导教师进一步改进自身教学,对课堂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线教学还使优质教育资源打破时空限制,在不同教师群体间共享,从而推动全国范围内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师生提供全新的交互体验和多种数字化教学资源和工具,提高师生交互的水平和有效性。随着线下教学的逐渐恢复,线上教学仍然需要提供优质的课堂和师生互动资源,从而帮助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对于常规教学,在线教学首先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思路。然而,在线教学和在线教育资源的特点是碎片化。因此,网络教学与常规教学的融合,以及通过网络教学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将碎片化的网络教学及相关资源进行整合和系统化,形成一种整合线上资源和线下活动的清晰、层次分明、有组织的教学思路。这一方面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对所教学科的理解和学生认知、身心发展的规律,决定了教师如何吸收网络课程中的有用资源,并将其融入教学过程。同样,教师挖掘、获取和吸收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网络教学的能力和效率也取决于教师的数字素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数字素质需要教研的支持。网络教学与常规教学的融合,要求学校开展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教研,针对教师对所教科目的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数字素养等相关领域进行研究和培训,确保网络教学更好地支撑正常的教学工作。尤其重要的是,教师要充分利用研究和培训的机会,研究和思考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探索教师应该支持学生发展哪些素质和能力,从而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

支持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网络教学打破了传统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模糊了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界限。这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主权,学生可以在任何方便的时候学习自己感兴趣或者需要的东西。线下教学恢复后,线上教学仍需成为支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力军。要为学生提供覆盖其全面发展、符合其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的优质、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并考虑提供注意力激发、自我评价、学习行为监督管理等功能来督促学生自主学习,以支持学生的在线自主学习。同时,网络教学可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网络教学可以着重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选择最适合的学习任务。在一定的教育理论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尝试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生成准确稳定的画像,识别学生的近期发展领域,并据此向学生推送最合适的任务和资源,支持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

拓展应用场景和业务范围。过去三年的经验表明,虽然网络教学的首要目的是在疫情背景下实现“停课不停学”,但学生在线学习的场景远不止一个。学生在完成作业、课外活动、社交活动甚至娱乐活动时,都有网上学习的可能性和需求。线下教学有序恢复后,这种多场景教学需求依然存在,线上教学也必须为学生在这些场景中的学习提供进一步的支持。同时,在线教学也需要积极创新应用场景,拓展业务范围。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规律和师生需求,进一步挖掘教、学、评过程中的不同场景,并及时向公众发布,从而拓展网络教学与日常教学融合的广度和深度。此外,针对基础教育的重点内容,如教师教研、课后服务、家校合作、共育等,网络教学也需要重点发展。

(作者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我爱孩子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