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高)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和《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电视电话会议精神,1月13日,教育部举办了全国学校疫情防控能力提升培训,充分利用这个寒假窗口,组织高校和中小学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深入了解政策、了解情况、掌握技术从而提高学校在“乙类乙类管理”下应对疫情的能力,为春季学期的疫情防控做好充分准备。
本次培训包括“高校卫生站建设专题培训”和“中小学疫情防控专题培训”两个单元。在高校卫生岗位建设专项培训中,明确了高校卫生岗位建设、管理和运行的政策要求、职责任务。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华南理工大学的专家就高校卫生站建设、方舱医院管理等话题进行了授课和经验分享,从理论指导、实践探索等不同角度解读了高校卫生站的建设、管理和运营。在中小学疫情防控专题培训中,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专家,以及来自广州市绿翠现代实验学校、北京师范大学昌平附属学校的校医,分别就新冠肺炎感染的诊断、治疗和管理、重症高危人群筛查、新冠肺炎感染儿童家庭护理、校园一线防疫和规范化处置等话题进行了专题讲座和经验分享。新冠肺炎科普的特点、感染阶段、一般治疗、用药等综合指南,指导中小学春季开学后做好新冠肺炎感染、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应对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