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不法分子在班级群里冒充老师收取培训费、资料费等理由进行诈骗;有的会以假孩子的身份联系家长,以交培训费为由,让家长联系假老师转账汇款.随着城市中小学开学,网络电信诈骗分子也没闲着,而是想尽办法将诈骗的黑手伸向学生和家长。
为防止广大家长和学生上当受骗,近日,多地公安部门向中小学生和家长发布提示,普及防范网络诈骗的基本知识,提醒大家提高警惕,严密防范,做好自我保护。
客观来说,无论是警方、街道、单位还是学校,这几年各种防骗宣传一直在持续进行。但由于诈骗模式的不断翻新,尤其是在开学季高发之际,各方必须进一步提高警惕,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从以往报道的案例来看,骗子的工作越来越“深入”和“细致”,不仅有付款、贷款、补贴等借口,还借助高科技手段,比如人工智能模拟家人声音,利用AI伪装成任何人实施诈骗,不断考验和挑战学生和家长的防骗意识。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针对家长,一些骗子还会将魔爪直接伸向学生本人。现在有手机和个人微信号的中小学生不在少数,而且春节刚过,很多孩子手里也会有不少压岁钱。正因如此,一些骗子利用中小学生阅历浅、安全防范意识差的弱点,通过社交平台、微信等工具直接诈骗学生。
虽然骗术很多,但归根结底无非就是骗钱。只要我们都绷紧反诈骗这根弦,严守“不给钱,不给钱”的原则,就一定能有效遏制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当然,也要教育孩子多和老师、家长沟通。当他们遇到自己分不清的事情,或者受到侵害的时候,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和家长,及时报案,千万不要藏在心里。
就算骗子再“走开”,只要我们不相信,骗子就不会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