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爆料称,贵州省贵阳市第六中学向学生发放职业发展类型清单,其中部分女生涉嫌性别歧视,引发网友关注。
2月8日,贵阳市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贵阳市教育局已经关注到此事,目前正在调查这一情况。
在线性别发展类型表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网上发布的两条《生涯发展类型表》消息只是表格的一部分。
图片显示,两张图分别为《女性生涯发展类型》和《男性生涯发展类型》,其中男版分为稳定、传统、不稳定、多审四类,文字描述均与工作相关。
在女版类型榜上,有家庭主妇型、传统女性型、稳定职业型、双轨型、间歇型、不稳定型、多轨型等几大类。除了多轨式,其他类型的文字描述几乎都提到了“家庭”,比如“以婚后家庭生活为重点”。
据了解,上述职业发展类型表发布到社交平台后,迅速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质疑“这是妥妥的性别歧视”。
同时,有网友发帖称自己有朋友在贵阳六中。据悉,《生涯发展类型表》的两份其实在一张纸上,纸上的内容是国外学者对不同性别职业发展的研究结论。贵阳六中这节课的内容是让学生讨论,希望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
在线性别发展类型表
“贵阳六中是普通中学,不是职业中学。网上流传的图片并非《生涯发展类型表》的全貌,有断章取义之嫌。”2月8日,贵阳市教育局相关人士告诉红星,目前教育局正在调查核实相关情况。
红星评论:
女生版生涯发展规划多为家庭
别让规划变规训
高中,花季的少男少女,未来充满无限可能,正是做梦的年纪。想象未来,翻看男版的类型表,各种特征都有,每种类型都很“ok”。既有“诗和远方”的想象,也有事业的现实,但根本不提家庭二字。
另一方面,在女性版本中,“毕业不久就结婚,婚后以家庭为重”,“婚后放弃工作,婚后以家庭为重”,“婚前有工作,婚后以家庭为重”.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女人,都逃不出家庭,第一眼就觉得窒息。按照这种逻辑,女人的一生无非就是没完没了的锅碗瓢盆和无法回避的孩子。
现代社会的男女分工不再是农耕时代的“你耕田我织布”,家庭结构也不局限于“男主外,女主内”的固有状态。成为家庭负担者的家庭厨师、全职爸爸不在少数;女性精英赚钱养家,职场无处不在。
它关系到两性的社会角色和期望,任何傲慢和偏见都应该被一一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但是,社会认知日新月异。为什么这个学校的教育理念散发着浓浓的老味道?有网友质疑,是不是校园版的“女德班”让处于心智成长关键期的孩子被旧观念束缚,向女性灌输“只做家庭主妇”的谬论。
其实仅凭一份问卷就得出学校歧视女性的结论有些武断。据了解,这份问卷的内容并非学校原创,而是来自职业教育经典理论——美国舒伯学派。所以说有人设计走私私货,打算潜移默化的给女生洗脑,就更扯淡了。
站在学校的角度,我有些委屈。除了课本知识,开拓学生视野,展开思考和讨论,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尝试。选择国际上职业规划教育领域的权威文本,应该是万无一失的。怎么会复杂呢?其实是学校的懒惰,观念的滞后,缺乏对性别平等的意识和敏感,才让它如此尴尬。美国舒伯特学派的概念创立于20世纪40年代。80多年过去了,妇女在社会中的角色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样的刻舟求剑怎么可能没有争议?
表面上看,涉事学校陷入舆论漩涡,是因为他们使用了所谓的权威资料,没有经过筛选。追根究底,还是旧的教育观念和观念的差距在作怪。出事翻车也不冤。
其他学校应该以此为戒。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说,无论是设计问卷、选择教材、开展活动、言传身教还是育人,都应该在一举一动中践行性别平等的理念,经得起公众的审视和讨论。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青春期是真正的男人和女人诞生的时候。”教育是一切改变的起点,容不得半点懈怠。被群里嘲讽为“热搜”是小事,道歉问责或许能平息争议。性别偏见的种子一旦在学生头脑中种下,就会误导几代人。
一份高中问卷引发了一场关于管教女性的争议,背后的原因绝不是大众太敏感。现实中,实现性别平等任重道远:亟待改善职场环境,让女性享有更加平等的工作机会和收入;打破“夫妻”的单一设定,让女性建立更广泛的社会联系;在家庭中,男女都享有平等的独立和自由.
总之,女性版的生活同样享受着精彩和无限的可能。设计这样一份人生答卷,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红星新闻记者罗敏特约评论员白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