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新闻报道称,近日,河南省安阳市文昌实验中学组织800多名学生自费徒步两小时观看《满江红》,引发网友热议。校方称是校外实践活动,学生自愿参与,旨在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当地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校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对学校组织观影活动和具体电影名称没有硬性要求。在市里组织学生活动,可以向教体局举报。
本来学校组织学生看电影应该是比较受欢迎的,既能丰富学生的生活,又能对学生进行影视教育。但这所学校却遭到质疑,从根本上暴露了学校对学生的影视教育和户外教学实践的不足和缺陷。
其实这个学校组织学生集体观影活动的问题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影视教育与其他户外教学活动嫁接,导致一些不伦不类的活动。学生和网友吐槽最多的是看电影需要“走2个小时”。可想而知,800多人大规模徒步7公里,浩浩荡荡的队伍必然存在安全隐患,这很可能不是观影活动的正确打开方式。
二是影片本身和学校选择的工艺有争议。这是一个值得更多关注的问题。2018年,中共教育部、中宣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建议各地注重选择思想性、艺术性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的优秀影片,向广大中小学生推荐。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发影视教育地方和校本课程,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优化影视教育方式方法。
因此,什么样的影片属于优秀影片,应该由谁来选择,成为观影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校的操作来看,基本上是学校在单方面选拔。
要选出适合学生的影片,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不妨组成评选委员会,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专业人士代表等参加。并对适合推荐给学生的影片进行推荐和观影指南。尤其是学校组织学生集体观看的影片,需要精挑细选,不能任性。
熊丙奇(教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