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孩子 新闻 一个乡村老师的“手机攻防战”

一个乡村老师的“手机攻防战”

手机可能藏在书桌上堆得高高的书本后面,也可能藏在书桌旁挂着的垃圾袋里。甚至有时候,学生可以像变魔术一样“几秒钟就把手机藏到鞋子里”。

在一所乡镇初中当了10年班主任的杨晨越来越觉得,现在因为手机,要和学生开始“斗智斗勇”了。

杨晨在班会上反复强调“手机不准带进学校和教室”。有一次,他临时决定突击检查。令人惊讶的是,他终于在教室的拖把下找到了被学生藏起来的手机。“学生认为老师肯定不会翻拖把。”

“有些孩子从三四岁就开始玩手机。你很难让他(她)突然退出。”这位老师觉得,目前在乡镇,手机已经成为学校、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首要问题”。

他所在的学校是鄂东的一所乡镇初级中学。这所中学的学生来自邻近的几个村子,1070名寄宿生,80名走读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2013年,杨晨进入该校担任三年级班主任。当时随着智能手机在农村的逐渐普及,学生们开始在课堂上玩手机。

2020年初,新冠肺炎爆发了一场流行病。连续几个月,学生们在家在线上课。根据杨晨的观察,从那以后,手机已经覆盖了班里的所有学生,这也加剧了对手机的沉迷程度。”网上课堂经常发生学生不点名的情况.”

与城镇的学生相比,这种情况更容易发生在农村。“一些留在村里的父母要么在地里干活,要么在打牌。爷爷奶奶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很少陪孩子上网络课。”杨晨说。

该校副校长张青有一次派老师去他家拜访,看到的情况出乎意料:有的同学有网上的班级账号,人在床上玩另一部手机;有的同学在电脑上“分屏”,一边挂网上的班级账号,一边在游戏里“战斗”。

当年5月,学校对返校学生进行了摸底测试,结果大部分学生成绩下降。老师认为手机是“罪魁祸首”。为了守住校园阵地,这所农村学校的校门口已经出现了一道特殊的“防线”。为了防止手机进入学校,校园里已经使用了安检扫描仪。

有同学开始“集体行动”:前一个学生通过门口检查进入校园后,后面的同学趁人多、负责检查的人不注意,偷偷通过校园的伸缩门把手机交了出去。有的同学同时把手机、硬币等其他金属物品放在衣服口袋里。扫描仪一响,学生们就拿出其他金属物品交给保安,以便蒙混过关。

当年9月,学校从省会城市引进一家保安公司,开展手机管理、军训和国防教育。“今年,学生带手机的情况消失了,班主任的压力也减轻了很多,可以专注于课堂上的教学和其他事务管理。”杨晨说。

但这种管理模式只持续了一年。后来,张青发现学生们又想尽办法把手机带进校园。2021年秋季学期,学校无奈在当地雇佣了5名“寄宿生”。他们重要的工作是晚上检查床铺。

寄宿生住在学生宿舍。“之前,班主任晚上10点睡觉后就走了。有同学等老师离开后躲在被子里玩手机。现在寄宿舍晚上11点以后也可以查。”张青说。

让老师们无奈的是,在各种严格管控下,还是很难控制学生带手机进校园。

王明民是这所中学初三的化学老师。据她观察,很多学校很难把握管理的尺度。一些学生

在这个镇的一所村级小学,今年刚退休的老教师肖大鹏闲暇时间很多,在村里转悠了很久。他发现,留守儿童的手机瘾比他当老师时掌握的“严重得多”。

这所小学吸纳了附近三个村的学生,留守儿童占大多数。此前,肖大鹏是四五六年级的数学老师,也是一个毕业班的班主任。有一次,一个学生反映班里组建了一个游戏小组。他找班长要资料,发现班里60个同学有40多个在群里,班长也在。这个群是用来课后交换游戏装备,升级技能的。“有些学生互相赠送装备,这似乎是学生之间社交的一种新方式。”

还有一次,一个家长专门给他打电话求助:他孩子一回家就“掉”进他手机里了,作业也没做。他爷爷奶奶管不了,按照父母的要求没收了手机。谁知孩子居然威胁要“绝食”,说“不给手机就不吃饭。”

这位从教40年的乡村教师,感觉自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课题。“而且很多孩子家长拿着手机看短视频傻笑,孩子根本停不下来。”

这个培养了很多优秀学生的老教师,也在和孙子的手机争夺战中败下阵来。

刚刚过去的寒假,小大鹏10岁的孙子被送到他家照顾。孙子要求每天晚上一个人睡,白天做作业却经常“心不在焉”。肖大鹏突击检查发现,大半夜孙子一个人在房间里玩《逃跑吧少年》的手机游戏。

为了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帮助他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肖大鹏开始带孙子打羽毛球、乒乓球,但孙子总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肖大鹏曾考虑“堵不如疏”,尝试用电脑教围棋和象棋。结果他起床上厕所的时候,孙子就会在电脑上玩游戏。

有一次,肖大鹏出去做生意,为了不让孙子在家打游戏,特意修改了电脑和手机密码。结果老婆打电话求助,说我孙子急得电话都打不开了。肖大鹏坚持不说出密码,10岁孩子直接打自己。两位老人又惊又怕,只好通知同为教师的女儿来接孙子。

“智能手机就像一个黑洞。我当了40多年老师,跟我孙子没啥关系。”肖大鹏觉得,在他的村子里,面对越来越沉迷于手机的留守儿童,更多的是没有文化水平,管理能力极其有限的留守老人。

他观察到,有的老人为了省事,直接把手机给孙子孙女玩;假期里,每天在家打游戏的孩子不在少数。老人们忍不住担心他们饿了,把一日三餐送到床边。

在肖大鹏所在的小学,由于学校管控,小学生一般不能带手机进校园。他希望给他的孩子一个更积极、更广阔、更光明的世界。

(应受访者要求,杨晨、张青、王明敏、肖大鹏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朱来源:中国青年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我爱孩子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