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孩子 新闻 学校要加强晨午检和全天观察

学校要加强晨午检和全天观察

本报讯(记者蒋若静)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昨天发布消息。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本市季节性流感疫情强度呈明显上升趋势。上周,流感样病例数量比2019年同期增加了78%。在流行的流感病毒中,甲型流感病毒占绝对优势,其中甲型H1N1流感亚型占64%,甲型H3N2流感亚型占35%,乙型流感占1%。如何科学预防流感?市疾控中心提示,要做好个人防护,保护环境卫生,加强集体单位的健康监测,特别是学校、幼儿园要加强上午、下午巡查和全天观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对人类危害极大。流感病毒根据其核心蛋白分为四种:A(A型)、B(B型)、C(C型)和D(D型)。人群中流行的主要流感病毒包括甲型H1N1流感亚型、甲型H3N2流感亚型、乙型山形流感株和乙型维多利亚流感株。它们的抗原性多变,传播迅速,每年都能引起季节性流行。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它也可以在拥挤、封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里以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得了流感有什么症状?据市疾控介绍,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最高可达39-40),伴有畏寒、头痛、肌肉关节痛、极度疲乏、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如咽痛咳嗽、鼻塞、流鼻涕、胸骨后不适、面部潮红、轻度结膜充血,以及呕吐厌食等。轻度流感往往与普通感冒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严重者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性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各种并发症,甚至死亡。5岁以下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或体质较弱者更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

如何治疗流感?市疾控中心建议,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尽快隔离治疗。轻度病例可在家隔离,保持室内通风。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如果病情加重,要及时就医。

如何科学有效的预防流感?市疾控中心提醒,首先要做好个人防护,日常保持良好的手卫生、咳嗽礼仪等卫生习惯。流感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和接触有呼吸道症状的人群,必要时做好个人防护。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在家休息,观察身体,不要带病上班、上课;尽量避免与家人近距离接触,必要时戴口罩;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帕或纸巾捂住口鼻,防止飞沫污染他人,减少疾病传播。去医院时,患者和护理人员需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其次,要保护环境卫生,定期对住所进行清洁通风,定期对门把手、扶手等重点部位进行清洁消毒。

此外,集体单位要加强卫生监测,学校、幼儿园要加强上下午巡查和全天观察。对于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学生,应及时在家观察治疗。如果出现聚集性疫情,他们要配合各项防控措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我爱孩子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