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孩子 新闻 减轻教师负担 不妨主动“双减”

减轻教师负担 不妨主动“双减”

今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民进中央拟提交《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教师负担的提案》,建议教师关注微信官方账号、网络平台,以及教师需要参与的赞和转发,整合网管资源,减少教师参与频率,避免重复参与,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

众所周知,教师的主业是教育教学。但在现实中,教师自己的工作,如课堂讲课和课间管理、作业批改和教案编写、教学设计和教学研究、课后服务和晚自习辅导,可以说是“忙不过来”,但又要承担很多额外的工作,如应付各种检查评比、填写各种报告、参与网络点赞转发等。

当教师负担过重时,不仅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还会导致教师身心疲劳,压力巨大。对此,中办、国办2019年印发的《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要求统筹规划和规范监督检查评比考核,统筹规划和规范校园社会事务,统筹规划和规范相关报表填报.

2022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禁止向学校摊派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涨粉”“评比”“推销”等指令性任务的通知》,指出禁止查处和整改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涨工资”“评比”“促销”等强制性任务。同时,各地也根据上述文件精神出台了相应的政策。

应该说,这些政策实施后,教师的额外负担比过去减轻了。但民进中央的提案也指出,教师负担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部分教师仍然承担着沉重的责任和压力。原因是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课后服务等因素增加了教师负担。

特别是一些地方和学校安排教师关注相关微信官方账号和网络平台,并要求其完成赞和转发,占用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成为教师的“新负担”。

因此,有必要对上述相关文件打折扣执行,使各项政策措施发挥效力,并根据课后服务、家长对教育的非理性过度期待、关注网络和赞转发等“新负担”,进一步拿出精准的减负措施。为此,民进中央建议完善教师负担管理机制,比如全面清理请老师表扬转发的工作,值得一听。

笔者认为,减轻教师负担后,有些“旧负担”没有减轻,增加了“新负担”。根本原因是减负的决心还是不够大。如果我们拿出落实“双减”政策的决心和精力,完全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众所周知,2021年“双降”政策出台后,从中央有关部门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采取了各种硬措施,成效显著。

为落实“双减”政策,我们不仅出台了相关配套文件,召开了相关工作推进会,还开展了相关查处行动。去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全国“双减”成效调查报告》显示,“83.5%的学生没有参加校外学科培训”,“75.3%的学生觉得作业比上学期少”,效果立竿见影。

减轻教师负担不一定照搬实施“双减”政策的经验,但多措并举、力度空前的减负“组合拳”对减轻教师负担具有借鉴意义。只要敢于从上到下“啃硬骨头”,就能真正减轻“老包袱”;只要“分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我爱孩子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