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孩子 新闻 江西赣州某小学开展课后“非遗”课堂传承传统文化

江西赣州某小学开展课后“非遗”课堂传承传统文化

众信。本报江西赣州2月24日电(许、刘德昌)“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我有责任、有义务更好地向学生展示和讲解客家纸雕艺术,从小培养他们对传统技艺的兴趣,让这项技艺焕发出更多的生命力,更好地传承下去。”赣州客家纸雕技艺传承人张守江说。

赣南客家纸雕艺术根植于客家传统雕刻艺术和传统剪纸镂空艺术,起源于汉代的“金银平整术”。以吉祥喜庆、生活富足、子孙兴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为主题,以全新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手法表达客家文化、红色文化和宋城文化。

近日,在江西省赣州市文清路小学课后服务非遗课程课堂上,学生们在张守江的讲解和指导下,体验赣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纸雕技艺”。

学生们正在学习客家纸雕技艺。欧艳芬摄

纸雕需要画出精美的图纸。上课的时候,同学们都拿着铅笔,在速写本上一个个的画,耐心的画出每一个要雕刻的细节,为接下来的纸雕创作做准备,这也是创作中最重要的部分。

“我在这些课上学过的纸雕,一般需要八层铜版纸。雕刻的过程锻炼了我做事的耐心,让我对纸雕艺术更感兴趣,也更了解和喜欢传统艺术。”学生张世玉说。

“虽然完成一个纸雕的过程很累,但完成后觉得作品很美,很有成就感。”学生邓玉荣自豪地说。

客家纸雕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剪纸镂空艺术,发展创新叠加技法”,是从客家民俗文化、宋城文化、日常生活中汲取丰富养分,以纸雕兼收并蓄的方式展现赣南客家文化的民间艺术形式。

据了解,赣州市文清路小学将赣南客家纸雕技艺课程作为课后服务非遗课程之一,已开展近两年,旨在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完)

[责任编辑:李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我爱孩子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

已经没有了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