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孩子 新闻 孩子想当“网红”,家长让还是不让?

孩子想当“网红”,家长让还是不让?

直播流经济作为新时代网络发展的产物,可谓“各显神通”,大大小小的主播奖励流量和博客。日前,网络上“三岁女孩被父母喂了70斤吃广播”的话题引起了公众的关注。据悉,从这个账号上发布的一些视频可以看出,三岁的女孩“佩奇”不仅吃了大量的食物,还吃了炸鸡、汉堡等高热量食物。

事件在网上发酵后,平台封杀了其视频和账号。孩子的父母最终公开回应媒体,称制作视频不是为了赚钱,但也有一种希望让孩子红起来,引起关注的心态。如果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说“我也想当网红”,父母应该如何引导孩子?

父母应该对他们的孩子有监护权

很多网友认为,迷茫的父母往往隐藏在更年轻的直播背后。为了流量和金钱,他们以“舍不得让孩子追上狼”的风格赌博,牺牲孩子的健康来吸引眼球,把孩子当成赚钱的工具,从而对孩子的健康和成长造成伤害。

林海坚认为,父母是子女的监护人,应该对子女负有教育和保护的监护责任。最近家长频频滥用监护人权利,直接引导孩子“直播吃饭广播”,这是极其不正确的,甚至有违法嫌疑。

对幼儿有严重的心理影响

据报道,3-6岁是儿童人格塑造的重要阶段,父母的言行对其人格的形成起着示范作用。而父母却因为经济、虚荣等原因过早消费孩子的童年,一味迎合市场的审美,违背了孩子的成长规律,影响了性格的形成和正能量的吸收。

此外,吃高热量食物直播导致的肥胖,不仅会增加心脏等多种疾病的发病率,还会引起运动障碍、关节压迫,包括生理功能失衡,甚至对孩子产生一系列心理影响,容易导致与同龄人不合群,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

网络直播更年轻

家长很难“一刀切”

林海坚说,直播作为现代网络的新产品,有利有弊,家长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引导孩子直播;我们不能在孩子面前直接否定直播,扼杀孩子的好奇心。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直播对社会的影响,正确引导儿童理解直播。比如直播可以带来商品,促进经济,比如带动贫困地区的工业发展,便于疫情期间呆在家里。

林海坚说,现代网络直播越来越年轻,父母不能将未成年人与网络环境隔离。作为第一监护人,应支持和重点引导未成年人有序参与网络活动,将网络素养的培养与身心成长的保障有机结合。

1.陪伴和照顾孩子,提供丰富的课外生活,让孩子在现实世界中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和乐趣,将孩子的注意力从网络上转移,从源头上避免网瘾。

2.引导孩子合理限制性地使用直播平台和视频分享,规定每周直播或手机播放时间,在家长同意或陪同下进行。

3.鼓励他们在每次直播和录像前分享有意义和正面的直播内容。

4.对于直播视频内容的分级管理,必须选择未成年人登录的模式。

5.树立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念,及时遏制为了赚钱的直播。

面对孩子的想法

家长不要盲目否决

如果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对你说“我也想当网红”。父母应该如何回应孩子的职业理想?面对青少年上网生活的渴望,我应该用怎样的心态?林海坚说,随着时代的发展,每一代人的愿望和理想都会有所改变。父母也要跟随时代的发展,努力看孩子的志向,合理引导培养。

林海坚认为,父母不应该急于反对,而应该冷静下来,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从孩子对网红的认知出发,与孩子分享一些已知的网红案例。通过网红背后的一些经历,我们让孩子知道,他们并不反对他的想法,就是想让他知道,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网红背后付出了很多努力。我希望如果孩子已经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就要努力把书读好。

1.学会分析和引导

孩子表达想法的时候,家长不要直接抹杀,要学会倾听、交流、沟通、分析,不管是对是错。父母要调整心态,不要轻易否定孩子。有时候孩子有自己的性格和想法,父母的坚持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2.父母应该宽容

听到孩子的异想天开空,不要盲目排斥。这样做只会挫伤孩子的心智,挫伤他的积极性。孩子可以在父母的指导下尝试,既满足了孩子,又从实际操作上提高了孩子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分析能力。(信息时报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我爱孩子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