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孩子 新闻 “孩子被欺负,一定要打回去”,这样做到底对不对?

“孩子被欺负,一定要打回去”,这样做到底对不对?

8月21日,在上海松江,一名男子被抢走了孩子的积木,并扇了对手一巴掌。在他的父母报警后,这个人被拘留了。

消息一出,在全网引发热议:“父母是否应该介入孩子之间的矛盾?”网友们纷纷曝光自己的伤心经历。

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欺负,很多父母发现自己很难压抑自己的暴力情绪,成为“打手”向孩子发泄愤怒,甚至做出令人发指、触目惊心的事情。

2020年7月17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死刑执行令,死刑执行人林健霞。

2018年9月,一名10岁男孩与林健霞的女儿发生摩擦。他把男孩带到男厕所,残忍地结束了他的生命,然后向警方报案。

没有巧合。去年5月,江西省上饶市第五小学何某某放学回家告诉父亲,王某某在学校被刘某某欺负。经过多方调解,王某某不肯罢休。第二天,他拿着屠刀闯进学校,把刘刺死。同年11月,王某某被判处死刑。

消息一出,有网友断定,“这不是一个父亲的正义报复,而是一个心理不健康的男人故意杀人的案件”;

也有网友问:“如果你女儿在学校被男生欺负,其他家长嚣张跋扈,老师不管,学校和泥巴,你只是一个没有权力没有权力的普通人。我想问你,如何正确看待?”

把这个问题和情感运用到个人悲剧中当然是不理智的。不管孩子之间有多大的冲突,父母都不应该成为新的施暴者,更不要用刀捅另一个孩子。

当然,冲动杀人的父母永远是少数。但“孩子被欺负后怎么办”的困惑,一直困扰着大多数家长。

孩子被欺负不是偶然的


前不久,秦昊在一档综艺节目中提到女儿在幼儿园被欺负,有一次被噎到哭了。一说到兴奋,她就迫不及待的飞回台湾亲自教训这个欺负人的孩子。

但等他冷静下来后,他很无奈:“有了孩子,在学校总会被欺负。你跟老师说孩子还在被欺负。你告诉父母你还在被欺负。只能转学吗?”

这不仅是秦昊的无奈,也是很多父母的无奈。孩子进入幼儿园和学校,就进入了一个小社会,摩擦总是不可避免的。孩子被欺负,不是偶然,是被欺负,这是很难避免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句话也适用于孩子。人的性情和行为都是不同的,在一起相处难免会有冲突和矛盾,孩子也不例外。

纪录片《幼儿园》里,就有这张图的记录。

一群孩子坐在一起。一个小男孩指着同桌的小女孩恶毒地说:“别坐我旁边,听见了吗?”

之后,他似乎很享受从中获得的力量感,然后用只有成年人才有的厌恶口吻说:“看到它让我很烦。”。

儿童社会专家迈克尔·汤普森博士说,儿童从4岁左右开始测试他们的社会权力,看看他们有多大的影响力。有些孩子选择欺负别人。

中国青年研究中心对5864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32.5%的儿童在学校偶尔被欺负;6.1%的孩子经常被欺负;共有87%的儿童受到过其他学生不同程度的暴力侵害。

这就是儿童世界的现实。每个班都有一两个喜欢欺负人的孩子。

纪录片《孩子的神秘生活》中,选取8-12名儿童,在幼儿园生活一周,观察他们的行为。虽然只有10个左右的孩子,但也有喜欢欺负别人的孩子。

要反击,你需要力量和智慧

家庭心理学家杰拉德·R·帕特森(Gerard R Paterson)和理查德·A·利特曼(Richard A littmann)进行了一项实验,记录了2583次儿童被欺负的情况,发现不同的反应会带来不同的后果。

被欺负后,80%的孩子不还手,只会哭着屈服,没有任何反抗,下次还会被欺负。

20%的孩子选择反抗,而这些选择反抗的孩子是:反抗成功的,反抗失败的,向老师或家长求助的。

抗拒成功的孩子很少再被欺负;反抗失败的孩子,下次会被欺负,次数更多;对于向老师或家长寻求解决方案的孩子来说,欺负者会约束自己的行为,转移目标。

孩子被欺负,家长一定要教孩子行动,但教孩子自卫不是拳头“还手,抢回玩具”那么简单,它关系到孩子一生的性格和意识的塑造。

父母吵架,遇事冲动行事,孩子学会用拳头和脚解决矛盾。相反,当事情出了差错,他们是冷静的,克制的,冷静处理的。孩子看到的是父母的培养,学到的是影响一生的教养。

蔡康永在《齐于硕》中说:“我们认为有必要反击。比起反击的力量,一定要培养孩子反击的智慧。”

儿童世界的生存法则,体力起决定性作用,谁强谁占上风。教孩子一些反击的技巧是可以理解的。但在成人的世界里,是情商和智力,是智慧才能赢得最后的大奖。

冷静而坚强,这个孩子能赢得决赛

父母是世界投射到孩子眼中的一面镜子。如果我们总是处于过度紧张和愤怒的状态,那么孩子在镜子里看到的世界也是可怕的。他会潜移默化地把父母的过分行为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保护孩子,父母首先要淡定,精神要坚强。想想我们自己。我们年轻的时候大多是被嘲笑,被拒绝,和朋友吵架,但是我们都成长的很好。

所以,面对孩子之间的矛盾,家长不必反应过度。孩子被推倒摔了,不要慌;当玩具被抢时,不要暴跳如雷。平静的安慰和回应是最好的姿态。

当孩子被欺负时,教他冷静地表明态度:

\”不要抢我的衣服,这样我们俩都会摔跤。\”

“别打我,疼。”

“别嘲笑我,这样做是不对的。”

简单明了地陈述事实,避免说攻击和评价对方的话。

如果对方无法收敛,就教孩子露出獠牙。“反击”的指令一定要具体详细,比如告诉孩子用“推”或“跺对方脚趾”的动作反击。

最后告诉孩子:“打不过就跑”不丢人。

如果对方寡不敌众或者比孩子高很多,就不要硬碰硬。抓住机会,跑,跑到人多的地方。

拳头和拳头不是解决矛盾和冲突的最好方法。用智慧解决矛盾冲突是情商高,社交能力强的体现,但很多父母却为孩子关上了这扇门。

当孩子被欺负时,很多父母不仅心疼,还会因为孩子不懂得反抗而生气,甚至会嫌弃孩子的“无能”。他们下意识地把孩子推到危险的边缘,束手无策。他们被欺负了就再也不会告诉父母了。

父母很难和孩子沟通,孩子自己也深受困扰。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无法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也无法基于这种认知来管理自己和协调人际关系。

想象一下如果孩子的情绪表达比较好,比如:“妈妈,我今天好难过,感觉全世界都在反对我。”

或者父母对他的情绪比较敏感,问他“怎么了,告诉妈妈今天发生了什么?”

一切都会不一样。

可惜很多父母很容易被孩子的情绪牵着鼻子走。看到孩子被欺负,他先爆炸了。父母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很难教会孩子怎么做。

父母感到苦恼和愤怒总是容易的,但给孩子持久耐心的支持和指导往往更难。

面对冲突,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理智的去战斗,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忍耐冷静,父母如何引导孩子更好的解决冲突和摩擦,化敌为友,这些都远比反击更值得考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我爱孩子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