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孩子 新闻 鲁迅少年时的玩伴“闰土”晚年因没钱治病逝世,子女后代如何?

鲁迅少年时的玩伴“闰土”晚年因没钱治病逝世,子女后代如何?

鲁迅的玩伴“润土”晚年去世,因为他没有钱治病。他的孩子和他们的后代呢?

答:在上个世纪的语文教材《少年跃起地球》中,“深蓝天空下一枚银戒指空手拿钢叉”的“少年英雄跃起地球”,让很多“80后”依然记忆犹新。然而,在真实的民国历史中,“飞跃的土壤”的原型——张,大作家鲁迅笔下的“少年”,却有着悲惨的一生。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县杜浦村的农民张,比鲁迅大两岁。全家与鲁迅的家庭关系很深:张的父亲一直以“忙月”(短工在忙月为大户打工)的身份为鲁迅家打工,张的母亲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鲁迅笔下的长妈妈”)。14岁时,张被父亲带到鲁迅家,帮助照看“主人”的祭祀器皿,并因此结识了12岁的少年鲁迅。从此,两个活泼的孩子聊起“抓鸟”、“看瓜”之类的趣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就像《少年飞跃地球》里写的那一幕。

然而,这与鲁迅和润土“永不相见”,30年后才重逢的场景不同。直到青年时期,张还与鲁迅有过接触:1900年,当时在南京矿业路学校读书的鲁迅,寒假也与张一起去了绍兴市,两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边走边谈,逛大街,看热闹”,度过了一段难忘的青年时光。

然而,三年后的灾难发生在张身上:张的父亲于1903年去世,24岁的他从此撑起了一家人,守着六亩薄沙辛勤劳作。然后,在岁月的蹂躏下,当“中年飞跃土”与“荀兄”重逢时,便成了“浑身上下”、“皱纹很深”、“态度终于恭敬”的样子,让不少读者读了唏嘘不已。

在真实的历史中,鲁迅与“中年”的这次重逢,发生在1919年12月他回家接母亲的时候,当时张带着17岁的儿子启胜(老家儿子的水上原型)帮忙提行李。鲁迅一家出发时,张也带着女儿(《故乡》中“五岁女儿”的原型)来送行。他带着女儿站在鲁迅故居前的“张马桥”上,看着鲁迅的船消失在眼前,久久不情愿地离开了。这是鲁迅和张的最后一生。

也就是我们这次再见面时,鲁迅记忆中的“教鲁迅捉鸟,海边讲故事的男孩”变成了“苍老、阴郁、麻木、卑微的人”。如此强烈的震撼成为鲁迅小说《故乡》的动力。甚至在今天,很多人都在问“飞跃土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这个问题要看张和鲁迅重聚前后经历了什么。

比起鲁迅的小说《捕鸟钓鱼看瓜》,真正的张还不错。据张的女儿回忆,张“锄头打鱼,担船做万物”,常年不见休息,但即便如此,他还是“吃不饱,穿不暖,喂不饱我们家的六个孩子”。1934年浙江旱灾期间,张被迫卖掉了六亩薄沙地,成了一个更苦的佃农。两年后,他饱受贫穷和疾病的折磨,但他没有钱治愈。他于1936年9月去世。

这位勤劳诚实的农民,在他去世之前,也留下了许多感人的瞬间。生下痈后,他每天都要靠女儿张阿华替他擦脓血,但不管有多痛,他咬咬牙,一滴眼泪也不掉。临死前还在千里之外读鲁迅,家人说:“想办法给周先生(鲁迅)带点豆干来。他是个好人。”

同样令人心碎的是小说《故乡》中儿子的水上生活原型,以及张长子的生活。小说中“比闰土还瘦”“腼腆”的男孩,和父亲一样擅长农事、打猎、钓鱼、撑篙,也擅长“吹笛子”、“打架子鼓”、“吹胡琴”。每次在村里遇到神仙,他也是“大叩”。但这么聪明能干的年轻人还是摆脱不了贫穷,但1940年死于霍乱瘟疫,年仅38岁。

《故乡》掌管船只的“五岁女儿”在距村十里的中村嫁给了毛家,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1975年,66岁的张阿华到处都是孩子和孙子。在接受绍兴县文化中心采访时,她详细描述了张一家的命运,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记述。也是在同一年,张的第三个儿子也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他已经六十岁了,带着张阿华的微笑说:“生活还是很艰难的,越年轻越好。”

在张的后代中,张(张启胜之子)的孙子张贵是新中国成立后著名的现代文学研究者,曾任浙江绍兴鲁迅文学纪念馆副馆长。如果张知道的这个成绩,他应该会感到欣慰。

与鲁迅、张、相比,它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友谊和张后代的命运。更值得后人思考的是民国时代,在张悲惨的一生背后,更充满了苦难。

回忆民国,很多“文艺青年”的第一反应是“文艺英雄”和“大师”的浪漫生活。但这些优雅的背后,是更多底层人的艰辛和磨难。在浙江农村,一部民国史就是一部浙江农村自然灾害史。仅从1928年到1929年,浙江就有33个县遭受水灾,14个县遭受旱灾,21个县遭受风暴。30个县遭受虫害。触目惊心的灾难是纸上的一系列数字,但有多少张水润,真实的家庭和生活受到了冲击。

特别是1934年,张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得不卖了六亩地做佃农,这一年也是浙江自然灾害载入史册的一年:之前的大旱空席卷浙江,海宁、宁波数百天不下雨,受灾土地2000多万亩。许多地方遭受干旱,然后遭受洪水。看过如此震撼人心的灾难,你就知道张是的家人,后来遭受了打击!

比天灾更可怕的是人祸。就当时统治浙江的国民政府而言,面对1934 空年前的灾难,各级官员表现出骇人听闻的麻木。在长兴等几乎没有收入的县,政府官员要么想尽办法隐瞒,要么以各种借口隐瞒。当灾难蔓延时,未能提供救灾的官员挖了空并贪污了物资。“无良小官吏乘机牟利”是普遍现象。至于勾结地主富户囤积居奇,趁机聚敛兼并土地。就这样,张失去了六亩薄沙。

更可怕的人为灾难,是丰年不交的苛捐杂税。在民国乡村地图上,浙江并不是一个贫穷的地方,但从现代人的角度很难想象农民的沉重负担:比如民国时期,浙江杭州县农民要交的费用是清末的九倍。1932年,浙江江山县农民缴纳的钱粮税比1931年猛增5倍。然而,在1934 空年前的干旱之后,浙江农村变得更加贫困。仅凭国民政府自己的调查,数据就令人震惊。

比如1935年浙江嘉兴县,当地农民年收入183元,支出301元。同年,浙江省平湖县农民收入141元,支出171元…大多数农村家庭的年收入为“负数”,这使得收支平衡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嘉兴县更是“农民穷,农村破产”,“农民只活在水平线下很远的地方”。当时国民政府经济学家何连甚至直言不讳地指出:“浙江农业贫困问题十分严重”

简单几个字,就是“闰土”等平民,说不尽的人生辛酸。

这样的辛酸不是“飞跃土”的案例,更不是浙江省的案例,而是1949年以前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国农民普遍的艰难困苦。理解这种苦难,就能理解与荀兄重逢的“闰土”,理解令荀兄吃惊的“衰老、阴郁、麻木”,就能理解这种“闰土”,也就能理解人被打在后面、民生艰难的时代。好在这个时代早就过去了,再也不会来了。

参考:中信。com的《蹲土的后裔》动情地回忆迎海,邵建新的《谈鲁迅笔下的“蹲土”原型与后裔》,谢健的《民国时期江南农民负担分析》,浙江社会科学院的《浙江通史》,翁友伟的《民国时期的农村与农民》,周培羽的《乡土回忆:鲁迅的亲友回忆鲁迅》,《鲁迅日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我爱孩子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