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孩子 新闻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5课北伐战争教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5课北伐战争教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抗第十五课北伐战争教案

第十五课北伐

主题

第十五课北伐

准备时间

积累经验

1

帐户

历史

上课期间

1课时

一、三维目标

1。知识和技能:了解北伐中工农运动的发展;认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内容,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知道北伐的目的、主要对象、主战场;分析北伐胜利的原因

2。过程和方法:通过制作和使用北伐形势图,勾勒北伐行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识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总结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分析北伐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工人运动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进行不懈探索和斗争的结果,他们的开拓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二.要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北伐行军成功。

2。教学难点:北伐行军成功的原因。

第三,教学过程

教学链接

(一)开始

1。复习旧知识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思想基础,阶级基础,组织基础)?

(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

(3)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

将全国工人运动推向顶峰的罢工是什么?

(5)全国工人运动失败的教训?

2。导入新课

黄埔军校对联:升职发财了,就去外地生活。如果你贪得无厌到死,就不要进西门。横幅:革命者来了。让学生读完对联谈谈感受,畅所欲言。

老师总结:我们聊得很好。黄埔军校秉承“培养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革命者”的宗旨,为后来的北伐输送了大批军政人才。我们今天学习:第十五课:北伐,了解悲惨的历史。

(2)改为

指导大纲:

1。国共合作的原因和表现?中共三大和国民党一大的内容是什么?

2。国共合作的标志是什么?

3。黄埔军校是在何时何地成立的,军校的总理、校长、政治部主任,以及成立的作用?

4。国民革命的统帅、高潮和结果?

5。北伐的组织者、对象、目标、主战场、重要战役、先头部队、结果?

6。北伐为什么会胜利?国民革命为什么失败?

7。南京国民政府的意义是什么时候,谁,什么?

(三)讨论

讨论指导大纲中未解决的问题

(4)知道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老师告诉我,京汉罢工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为了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盟友。孙中山在与北洋军阀的斗争中多次失败后,深感必须改组国民党,给国民党注入新鲜血液。

2。老师指导学生看课本,回答问题:中共三大确定的国共合作方针是什么?

【/h/】学生回答:1923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与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农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

3。请阅读教材,查找国民党一大的相关资料。

时间

广州,1924

与会者

孙中山主持,李大钊、毛泽东等共产党员参加了会议的领导和组织

内容

宣言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把旧的三民主义发展成新的三民主义,实际上确定了三大政策:统一俄国,统一共产党,援助农工

意思是

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4。老师们强调,新三民主义在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明确规定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所以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5。老师赠送了黄埔军校旧址大门,并结合教材提炼了关于黄埔军校的资料。

学生回答:

回答1:是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成立的。

回答2:1924年5月成立于广州

【/h/】答3:孙中山也是军校总理,蒋介石是校长,周恩来是政治部主任。

【/h/】答4: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政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做准备。

二:北伐成功进军

1。老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北伐成功行军的相关信息。

北伐的目的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北伐对象

吴、孙、张

总司令

蒋介石

主战场

湖南和湖北

重要的战役

汀泗桥之战和和盛桥之战

北伐路线

①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南京

②闽浙沪

2。老师提问:为什么叶挺领导的独立团叫“铁军”?这个“铁军”在北伐中打赢了哪些战役?

【/h/】学生回答:叶挺领导的独立团所向披靡,屡破强敌,故称“铁军”。主要有汀泗桥和桥之战,打败了吴的主力。

3。老师展示北伐示意图

老师解释:北伐军只用半年时间就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吴、、孙两大主力相继全军覆没,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4。老师提问:北伐军从珠江流域到长江流域只用了半年时间。为什么会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h/】(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北伐军行军成功的原因有:一是北伐军的作战方针正确;第二,国共合作;第三,北伐军官兵血战;第四,共产党领导下工农的密切合作和积极支持。

5。请看课本,谈谈北伐时期中国工农运动的发展?现在,请大家想一想北伐与工农运动的关系。

学生回答:蓬勃发展。农会成员大大增加,农民运动迅速发展;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得到了很大发展。北伐战争有力地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发展,工农运动的发展更大程度地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从这个角度看,工农的支持应该是北伐胜利的原因之一。

6。老师过渡:然而北伐军行军成功,统一战线就崩溃了。让我们看看发生了什么。

三:国民党右派叛乱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老师指导学生读课本,指出国民革命失败的标志和原因?

学生回答: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原因:蒋介石勾结国内反动势力和帝国主义,反叛革命;中国共产党只有少数武装力量,但尚未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力量薄弱。

2。老师讲: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一边继续北伐,一边“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

3。老师提问: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继续北伐的目的是什么?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学生回答:统一中国。最终的结果是,1928年,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南京政府名义上统一全国。

(5)惯例

首先,选择题

1。

这张毕业证显示总理:孙文;负责人:蒋中正;导演:廖。可以判断是哪个学校发的这个毕业证(C )

福州船政学校史静大学礼堂

北京大学黄埔军校

[/h
2..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驱。以下哪些是他的伟大成就(D )

①建立中华民国②制定三民主义革命纲领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宪法④建立黄埔军校

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

[/h
3..孙中山说:“今天在这里开办这所军事学院的唯一希望是建立一支革命军来拯救中国的危险。”这个“军事学院”位于(A )

[/h
广州b .长沙c .武汉d .上海

4。1924年11月,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是(A )

[/h
A .周恩来b .蒋介石c .廖仲恺d .叶挺

[/h
5..北伐是民族革命洪流中最强的声音。以下口号最能体现这个时代的“最强声音”:(C )

[/h
A .为国家权力而战,惩罚b里面的国家贼.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推翻除军阀之外的列强,团结一致走向民族灾难

[/h
6..“是你牵着我的手,告别了我们的母亲,沿着村口的道路踏上北伐的战场……”这是一首描写国共合作,一起北伐的网上诗。北伐战场主要在(A )

[/h
A .湖南,湖北b .江西c .浙江,上海d .广州

[/h
7..北伐战争期间,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英勇无畏,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独立团团长是(D )

蒋介石董吴彼李达叶挺

[/h
8..“中国共产党人…一直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和继承者。”以下史实可以说明这个观点:(B )

①南昌起义②黄埔军校③北伐胜利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h
9..四名学生分析了下表中中国共产党成员人数突然变化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是(D )

s

1927年4月

1927年4月以后

方案协调会成员人数

57,000元

万元以上

A .小军:在五四运动期间,有一大批中国共产党员被捕

肖敏:一大批中国共产党员在北伐战争中牺牲了

小明:在国共合作中,一大批中国共产党员加入了国民党

小华:蒋介石等人在兵变革命后屠杀共产党人

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举行成立仪式。南京国民政府代表什么人民利益(D )

a .帝国主义b .封建势力c .资产阶级d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11。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它的第一号令是清党,要毛泽东、周恩来等一大批共产党员。轰轰烈烈的民族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D )

没有打败军阀张

共产主义者和革命群众被反动派屠杀了

中国国民党实行“清剿共产党”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教学

时间

5分钟

7分钟

5分钟

20分钟

8分钟

教学

表示

老师指导学生回答问题。

多媒体显示指南概述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学生答案多媒体展示及相互认可

第四,黑板设计:北伐

成就()

五、教学反思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我爱孩子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