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孩子 新闻 我国中小学校将迎来“全面放权”,教育的天平怎么平衡?

我国中小学校将迎来“全面放权”,教育的天平怎么平衡?

中小学压力大,负担重,似乎很正常。

学生考试成绩不好、高考录取率下降是影响学校或相关教师评价的首要因素。其他,如教师晋升、资金使用、绩效工资等。,自主性不足,日常活动繁琐繁重,使中小学“喘不过气来”。

24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向教育部、中组部、中宣部、中组部等8部委通报了《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此逐一解决中小学长期以来反映的负担过重、办学活力不足的问题,让中小学“松口气、减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说:“意见集中在四大措施上:确保学校自主权,增强学校内生动力,提高支持学校的能力,完善办学管理机制。”

“含金量最高的学校是教学、人员和分散的资金”

“激发办学活力”早就被中小学呼吁。在谈到《意见》出台的原因时,吕玉刚说:“基础教育体系的四大支柱和八大支柱已经基本确立。目前,中国基础教育基本解决了“学”的问题,正在向“学会学习”迈进。”国务院去年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指出,中国基础教育进入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办学活力不足是制约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迫切需要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释放和增强各学校的办学活力。

政策出台前,教育部在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了书面调查,在东、中、西部10个省进行了实地调查,广泛听取了校长、教师、有关专家和市(县)教育部门的意见。吕玉刚说,基层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是“教育教学、人员分配、资金使用、条件保障等”。

政策可以开出正确的药方,权力可以在缺乏的地方得到补充。但是,会不会陷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恶性循环?吕玉刚认为,《意见》坚持按照深化“配送服务”改革的要求,简化管理,分散权力,有效避免了这一点。\”试着把这个地方放好,管理好管道.\”吕玉刚说。

《意见》提到了三项要公布的权利:教育教学自主权、扩大学校人事工作自主权和使用经费自主权。应该说这三项权利是学校最关心的。目前提出这个政策措施,含金量比较高,应该放开。”吕玉刚告诉记者。

学校千差万别,管理水平不同,校长的能力也有强有弱。因此,在这种权力下放中,《意见》特别提出了精确和定向赋权的必要性。“特别是对于一些改革和探索,优先考虑学校水平相对较高、自律能力强、校长专业性高的学校。让他们先去探索,鼓励他们大胆去尝试。纠正这一点,这就叫做精准定向赋权。”

对于中小学来说,未来地方政府应该“管”哪些方面?《意见》指出“宏观管理”。注意打破部门壁垒,做该做的事,规范办学行为,加强事后监管。

精简活动为学校“卸下负担”

教学、人员、经费的下放无疑会为中小学“卸下包袱”。在减负过程中,通过多项措施逐一解决了意见。

第一个措施是保证办学自主权。这就是之前提出的“过度监管”的地方。“首先是保证教育教学的自主性。这主要涉及两个层面:在学校层面,建议鼓励和支持学校制定自己的特色和标准,加强学校课程实施的主体地位。在教师层面,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主体作用,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吕玉刚说。

同时,建议精简和严格规范各类校园活动,有效消除对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干扰。

二是扩大人事工作自主权。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俞岳薇说,“所有的都应该被释放”。他解释说:“例如,扩大参与和选择副校长任命的权利,并提议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探索学校按照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提名、检查和任命副校长;扩大中层管理人员聘任自主权,提出按照精简效率原则,学校自主设置内部机构,自主选拔中层管理人员;扩大教师招聘参与权,充分尊重和发挥学校在教师公开招聘中的重要作用,学校提出招聘需求和工作条件,参与面试、考察和候选人确定;扩大职称评聘自主权,初级职称和岗位由有资质的学校按照标准自主评聘,高级职称和岗位由学校按照管理权限推荐或聘任。

坚决避免“只上学”“只打分”的倾向

在新闻发布会上,谈到《意见》精神的贯彻落实,四川省成都市教育局局长刘强坦言:“从实际出发,最难的是评价体系,这是学校、校长、地方政府的科学表现。评价体系问题。”

《意见》强调,各地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不能以高考成绩或升学率为依据,片面评价学校、校长和教师,坚决避免“只考研”、“只打分”的倾向。

关于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吕玉刚说:“首先是加强评价的导向作用。建议建立和完善面向素质教育发展的办学质量评价体系,加强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更加注重评价提高办学质量的实际效果,作为核实学校绩效工资总额、考核和表彰校长和教师的重要依据。”

吕玉刚说,要在学校建立激励机制,从五个方面解决“唯分数论”。“一是注重精神荣誉奖励,积极开展优秀教师、教学专家、师德师风、优秀教学团队等评选活动;二是加强专业发展激励,鼓励和保障教师参与培训、教学和科研等学术研究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三是完善职务晋升激励机制,认真落实教师职责,把师德表现和教育教学表现作为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四是完善绩效工资激励机制,完善学校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向教育教学业绩突出的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倾斜;五是突出关爱激励,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文关怀,提升教师职业荣誉和幸福感。”

不仅仅是分数,还有什么?吕玉刚说,目前,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学前教育(幼儿园)质量评价标准》-《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包括县级教育质量评价、学校教学质量评价和学生学业发展质量评价三个层次。\”我希望这份文件能尽快公布。\”吕玉刚最后说道。(光明日报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我爱孩子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