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孩子 新闻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综合能力测试题(附答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综合能力测试题(附答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第一卷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综合能力试题(附答案新教育版)

第五章综合能力测试题

(时间:100分钟中的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道小题3分,共36分)

[/h
1..图为光线穿过镜头(图中未显示)。其中凸透镜为(C)

,A),B),C),D)

[/h
2..如图,镜头放在阳光下,另一面的纸上会形成一个光斑,表示(D)

光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 .光斑必须在镜头的焦点上

[/h
C .这种镜片可以用来做近视镜片

这种透镜可以聚光

[/h
3..“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投射在屏幕上的“投影”,水中湖景形成的“倒影”等。如图,它们与物理知识的正确对应关系是(C)

[/h
,A .手影-平面镜成像),b .摄影-光反射)

[/h
,C .投影-凸透镜成像),d .光的反射-折射)

[/h
4..在“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蜡烛火焰、凸透镜(焦距约为13
cm)和光屏处于图中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刚好获得清晰的图像。使用这种成像规则,可以制作(A)

a .照相机b .投影仪c .放大镜d .潜望镜

[/h
5..如图,蜡烛火焰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图像。当蜡烛向左移动一定距离时,应该是(A)
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形成清晰的图像

[/h
A .保持凸透镜不动,将光屏向左

[/h
B .保持凸透镜不动,将光屏向右移动

[/h
C .保持凸透镜和光屏静止

[/h
D .以上做法无一正确

[/h
6..如图所示,在“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蜡烛火焰处于图示位置时,小红可以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图像。以下说法正确(B)

[/h
A .镜像是虚像

[/h
B .图像反转缩小

[/h
C .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个原理
制作的

[/h
D .要放大光屏上蜡烛火焰的图像,光屏可以靠近凸透镜

[/h
7..在《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中,蜡烛火焰距离镜头13 cm时变成放大实像,蜡烛火焰距离镜头8 cm时变成放大虚像,那么这个镜头的焦距可能是(D)

a . 4cm b . 6cm c . 7cm d . 12cm

[/h
8..在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在光屏上获得倒置缩小的蜡烛火焰图像,蜡烛向凸透镜移动近一倍焦距。以下蜡烛火焰成像情况是不可能的:(D)

[/h
A .缩小实像b .等实像

放大的实像

[/h
9..下图中对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A)

[/h
A .图片A中的孔洞是倒置的虚像

B. B .中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

[/h
c . c . c .中的白光会通过棱镜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

d . d .中的漫反射光遵循光反射定律

[/h
10..为了探索“视力矫正”的原理,一位同学利用该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索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如图所示,在光屏上获得模糊的反转实像。他把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蜡烛火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图像变得清晰。他取下眼镜片,将光屏从凸透镜上稍微移开,屏幕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图像,于是眼镜片就是(A)

[/h
A .远视镜片,可以聚光

[/h
B .远视镜片,对光有发散作用

[/h
C .近视镜片,可以聚光

d .近视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h
11..有一次,小明上学前拿眼镜,发现他的近视眼镜和他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观一模一样。如图,小明想找眼镜。以下是正确的(C)

[/h
A .用手触摸镜片,距离镜中间薄,边缘厚

[/h
B .让镜片面对阳光,通过镜片能显示出明亮小光斑的就是近视镜片

[/h
C .让镜片面对阳光,阳光通过镜片后能显示大光斑的就是近视眼镜

[/h
D .用镜片看书,用近视眼镜放大字

,标题11),标题12)

[/h
12..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示意图如图,下面关于它们成像的说法是正确的(A)

①显微镜先变成放大的实像,再变成放大的虚像;(2)显微镜先变成缩小的实像,再变成放大的虚像;(3)望远镜先变成缩小的实像,再变成放大的虚像;(4)望远镜先变成放大的实像,再变成放大的虚像。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二.填写空题(每题1分空,共21分)

[/h
13..如图1所示,是一款高亮度节能LED手电筒。其前发光部分为LED灯泡,灯泡前端为球形结构(图2),相当于凸透镜,具有聚光功能。

[/h
14..一束平行光被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a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透镜的焦距是_ _ 15 _ _ cm当蜡烛火焰放置在凸透镜左侧12 cm处,如图B所示,从凸透镜右侧透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直立放大的虚像。

[/h
15..如图,烧杯中漂浮着一块方木,水面以下的部分看起来比水面以上的部分大。这是因为烧杯和水起到了凸透镜的放大作用(可选“凸”或“凹”),从而形成了一个虚拟的(可选“虚”)_ _ Far _ _(选择“近”或“远”)这是眼镜中使用的镜片。

[/h
16..小文站在垂直平面镜前,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感叹自己因为长时间没有注意健康的眼睛,早早戴上了近视眼镜,戴上的眼镜起到了_ _发散_ _的作用(可选“收敛”或“发散”);如果小文距离平面镜1.5 m,那么她在镜中的像与镜面的距离为_ _ ^ 1.5 _ _ m _ m .

[/h
17..很多地方都配备了人脸识别和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头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捕捉到的图像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记录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较。这个相机镜头相当于某种镜片,可以用来矫正远视(选择“近视”或“远视”)的眼睛;如果以行走为参考,相机镜头是_ _移动_ _(“移动”或“静止”是可选的)。

[/h
18..一款带拍照功能的手机。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面镜。图中A和B用这个手机拍了两张同一辆车的照片(相机焦距不变),拍第二张照片比拍第一张更靠近车(选择“远”或“近”)

[/h
19..如图所示,光学元件嵌在开口端的圆柱体中,光源S放置在圆柱体的左中心轴上,光屏垂直固定在圆柱体的右中心轴上。现在左右移动圆柱体,当圆柱体左端远离光源a时,会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图像;当圆柱体继续水平向右移动距离b时,光屏上第二次出现清晰的图像。那么这个光学元件就是凸透镜,第二成像性质就是“放大”、“大小相等”或“缩小”或“倒置”的实像。

,标题19),标题20)

[/h
20..图为小杨制作的多功能手电筒,其中AB为插膜小插座,CD和EF为伸缩套,DF为填充凸透镜。手电筒照明时,调节套筒,使灯泡灯丝在凸透镜焦点处,发出平行光线;在此基础上,当作为幻灯机使用时,在AB处插入一张幻灯片,然后将套筒移动到_ _ right _ _(选择“左”或“右”),从而在正面屏幕上观察_ _ inverted _ _(选择“直立”或“倒置”)的放大实像。

第三,抽题(每道小题4分,共8分)

[/h
21..如图,凸透镜的主光轴刚好与水面齐平,F是凸透镜的焦点,一束平行于水面的光入射到凸透镜上。请将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入水的大致方向。

解决方案:如图

[/h
22..如图所示,可以使用不同的光学元件来改变入射光OA的传播方向。请在图中画出两个合适的光学元件。(只要求画出光学元件大概位置的示意图,但必须符合光学定律)

解决方案:如图(只做两个图)

四.简答题(6分)

[/h
23..为了提高防火意识,消防部门在公共场合演示了一个惊人的实验。装满水的球形鱼缸放在窗边,阳光透过鱼缸照在窗帘上。窗帘上冷凝点的温度迅速上升,过了一会儿,窗帘被点燃。请用光学知识解释这个现象。

解决方法:一个装满水的球形鱼缸,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可以聚光。太阳光通过球形鱼缸时,会汇聚到幕布上的某一点,幕布上冷凝点的温度会上升,达到燃点,幕布被点亮

五、实验探究题(共29分)

24。(12分)小明在“凸透镜成像定律”实验中使用了一个10厘米焦距的凸透镜。

(1)小明先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学工作台上,点燃蜡烛,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其中心处于同一高度。目的是使蜡烛火焰的图像位于光屏的中心。

(2)如图,凸透镜固定在50 cm的刻度线,蜡烛固定在15 cm的刻度线,光屏可以在_ _ 60 ~ 70 _ _的刻度线内移动(选择“50 ~ 60”、“60 ~ 70”或“70 ~ 100”)

(3)完成上述实验后,保持各元素位置不变。如果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远视眼镜的镜片,需要将光屏向左移动(“左”或“右”可选),可以在光屏上再次形成清晰的图像,说明远视眼镜的镜片具有聚光的效果。

25。(10分)在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A所示,平行光对准凸透镜,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f = _ _ 10.0 _ _ cm。

(2)如图B所示,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图像。这个图像的本质是一个真实的倒置和放大的图像。如果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保持不变,镜头移动到__40.0_cm__刻度线,光屏上可以再次呈现清晰的图像。

(3)如图C所示,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将镜头移动到17.0 cm的刻度线,则人眼可以观察到图中__B__处蜡烛火焰的图像。

(4)如图D所示,将一副眼镜放在烛火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图像由清晰变为模糊。将光屏移至镜头适当距离后,光屏再次呈现清晰图像。那么眼镜就是_ _远视眼镜(选择“近视”或“远视”)。

26。(7分)小珂生日那天,爸爸送给他一台“傻瓜”相机(焦距35 mm)。可以不对焦拍照(根据场景距离调整镜头到底膜的距离)。这是为什么?小珂去请教老师。老师说:“你的相机镜头可以看成凸透镜。在凸透镜成像中,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存在定量关系。我告诉你公式,你可以自己算出一组数据,然后看看。”小珂通过公式计算出以下数据:

物距和像距的变化(f = 35 mm)

物距

m

0.1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图像距离

cm

53.85

37.95

36.28

35.84

35.62

35.50

35.41

35.35

35.31

35.27

35.25

35.22

35.20

35.18

【/h/】他还是找不到答案,但是当他看到手册上的提示“拍摄时,景物要在3 m之外”时,他立刻找到了答案。你知道为什么“傻瓜”相机不需要对焦吗?

【/h/】解决方法:用“傻瓜”相机拍照时,当场景在3 m外,物距发生变化时,像距变化很小,所以不对焦,图像依然清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我爱孩子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