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孩子 新闻 九年级物理下册19.1最快的信使教案(粤教沪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19.1最快的信使教案(粤教沪版)

九年级物理第二卷19.1最快快递教案(广东教育上海版)

19.1 最快的“信使”
 
1.认识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光是一种电磁波。
2.知道电磁波的波长与频率、波速的关系,认识描述电磁波的波形图。
3.了解电磁波的“家族成员”及其应用。
 
 重点
电磁波的概念、特征参数及应用。
 难点
认识波长与频率、波速的关系。
 
收音机,干电池,导线,多媒体等。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学生阅读教材P52页,了解不同时期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学生展示,教师小结:古代人们使用烽火、信鸽、驿马等方式;现在人们使用手机、视频聊天、电子邮件等形式。当今这些信息传递都离不开电磁波,什么是电磁波?电磁波有哪些特点与应用就是我们本节课研究的重点。
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
阅读教材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预习导学”部分。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
(一)认识电磁波
观察教师演示实验活动1:体验电磁波。
打开收音机,并调高音量,同时旋转调谐旋钮调到没有电台的位置。在收音机的附近,让电池的负极与一根导线的一端良好接触,导线的另一端在电池的另一极上快速断续接触,听收音机有什么反应。
学生发现,收音机里发出“喀喀”声。 
提问:为什么附近工作的收音机会发出“喀喀”声?   
此时收音机接收到导线与电池间产生的电磁波。
提问:什么是电磁波呢?
在活动1中,由于导线通常是多根细铜丝组成,当多股细铜丝头在与电池的一个极断续接触时,一是因为接触的细铜丝头并非每次根根都能接触到,另一方面接触又是断断续续的。这样,电路中就会出现时有、时无、时大、时小的电流。我们又知道,电流是大量电荷在电路中定向运动形成的,这说明大量电荷在电池的电压作用下,是一阵一阵地从电池的一个极运动到另一个极,这跟海浪一阵一阵地从远处冲向海岸相似。于是,我们便联想到水波和声波。我们知道,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是通过波动方式向外传播。那么,电荷在电路中一阵一阵地作振荡式运动,是否也会以波动方式向外传播呢?
学生交流讨论。   
教师小结:当导体或电路中的某处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振荡电流),在该处就会产生一种电磁振荡,在周围空间就会产生向外传播的电磁波。
电磁波与水波、声波类似,具有波速、频率和波长,也可以用波形图来描述。
介绍学生认识图19-3波形图,知道波长是两相邻波峰或相邻波谷之间的距离,用字母λ表示,单位是m。
电磁波的频率用字母f表示,电磁波的频率由导体内每秒电流方向变化的次数决定。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Hz。常用单位有千赫(kHz),兆赫(MHz)1 kHz=103 Hz,1 MHz=106 Hz。
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在空间是向各个方向传播的,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即c=3×108 m/s。
由于,电磁波的频率是它在每秒钟内传播的波长数,因此,电磁波的速度就等于波长乘每秒钟传播的波长数,即c=λf。
注意:不同频率(或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都相同,所以频率较大的电磁波,波长较短;频率较小的电磁波,波长较长。
学生活动2:观察收音机的表盘(图19-4),思考:
(1)收音机表盘上的数字和符号代表什么意思?
(表盘上有FM、MW、SW等字样以及kHz和MHz字样,其中FM指调频,MW指中波,SW指短波,kHz和MHz为频率的单位。)
(2)当开启收音机,转动调谐旋钮,调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或某个地方广播电台的频率,此时该电台电磁波的波长(或频率)是多少。
典例解读
【例1】 (2017·徐州)将一根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另一端与电池的正极时断时续地接触,旁边的收音机就会发出“喀啦喀啦”的声音,这是因为收音机收到了电池与导线产生的(  )
A.超声波     B.次声波
C.电磁波  D.光波
【解析】先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将导线的另一端与正极摩擦,使它们时断时续地接触,电路中有时断时续的电流出现,迅速变化的电流产生了电磁波,产生的电磁波被收音机接收到,听到“喀啦喀啦”的声音。
【答案】C
【例2】 (2017·绵阳改编)我国独立自主建立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可提供全天候的及时定位服务,该系统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下列关于电磁波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电磁波的波长相等
B.电磁波不能在玻璃中传播
C.手持移动电话机只能接收电磁波,不能发射电磁波
D.作为载体,电磁波频率越高,相同时间可以传输的信息越多
【解析】所有电磁波的波速是一定的,波长λ与频率f成反比,因此各种电磁波的波长是不相等的,故A错误;可见光实质是电磁波,它能在玻璃中传播,因此电磁波能在玻璃中传播,故B错误;手持移动电话既能接收电磁波,又能发射电磁波,故C错误;从信息理论角度分析可知:作为载体的无线电波,频率越高,相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就越多,故D正确。
【答案】D
【例3】 如图所示是一台收音机的屏板,当向右调指针(图中黑块)时,所接收的电磁波(  )
 
A.频率变大,波长变大
B.频率变大,波长变小
C.频率变小,波长变大
D.频率变小,波长变小
【解析】电磁波的波速是一定值,c=3×108 m/s,根据公式c=λf,c不变时,λ和f成反比,当图中黑块向右移时,频率f逐渐增大,那么,波长λ就会变短。
【答案】B
【例4】 某电磁波的波形如图所示,则该电磁波的波长是______,频率是______。
 
【解析】波长是指两个相邻的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由题图可知2 cm是半个波长,所以该电磁波的波长为4 cm=0.04 m.又根据波速、波长和频率之间的关系式得频率f=cλ= =7.5×109 Hz。
【答案】0.04 m 7.5×109 Hz
(二)电磁波的应用
由于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各不相同,所以在我们周围空间里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电磁波。观察图19-5,了解电磁波的“家族”成员。引导学生从频率和波长来划分电磁波成员,知道光是电磁波。
观察图19-6,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引导学生观察,指出电磁波的广泛应用。
想一想:由图19-5和图19-6,你能说出应用于现代通信的电磁波频率的大致范围吗?
让学生阅读P56“信息浏览”:电磁波的发现及早期应用。教师点拨。
课外活动:调查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害?
典例解读
【例5】 关于电磁波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γ射线可以做脑瘤手术
B.利用X射线可以对骨折部位进行拍片
C.利用红外线可以对餐具进行消毒
D.利用无线电波可以传播电视节目
【解析】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是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一些常见的实例。利用紫外线可以对餐具进行消毒,而不是利用红外线,因此C错误;其余选项都正确。
【答案】C
四、尝试练习,掌握新知
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随堂演练”部分。
五、课堂小结,梳理新知
1.无线通信技术是利用电磁波作为媒介来进行通信的,电磁波的产生来源于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电流在周围的空间产生了电磁波。
2.描述电磁波产生时电流变化的快慢时采用频率的概念,频率的单位为赫兹,简称Hz。
3.波速、波长与频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波速=波长×频率。
4.根据电磁波的频率(或波长)不同,可以将电磁波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
六、深化练习,巩固新知
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课时作业”部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我爱孩子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