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孩子 新闻 不叛逆的青春期正常吗?

不叛逆的青春期正常吗?

青少年不是叛逆,而是不正常。

因为青少年是孩子建立“自我认同”的时期。经过十几年对家庭生活和现实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开始整合自己所有的经历、感悟和观点,形成了自主、协调、认同的自我形象意识。

和别人不一样,这个自己只是个孩子。

当孩子有了完整的自我意识,知道如何与周围的人打交道和沟通,对自己的学业和事业有了自己的看法,能够客观的看待自己被感知的形象。这就是所谓的“心智成熟,思想成熟”。

而孩子青春期的自我意识能够顺利成长,与父母和谐相处,是很难实现的。

比如猫,别看这个可爱的小宠物。它看起来温顺又无可争议。其实每只猫都有自己的地盘。当然铲官也有“特别通行证”。但是,如果另一只猫闯进来,侵入它的领地和家,这只猫肯定会大叫,乱动它的毛,甚至和一只陌生的猫撕咬。

其实,已经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也是如此。在这个成长阶段,孩子就像小猫一样,不断地从思想、行为、意识等方面划定自己的“领地”,不断地向自己暗示:说什么、做什么、什么时候做,符合自己的性格、风格、语气。

当孩子建立了“自我意识”,划定了“边界”之后,家长们立刻暴跳如雷,强烈反对。这时,孩子克制住自己,向自己暗示,在这种情况下,他不能说这个,也不能做那个。

于是,身心逐渐成熟,但头脑依然幼稚的青少年,小心翼翼地划定自己的“领地”,划定自己的界限,最终在老师、家长与同学、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夹缝中刻画出自己的行为、生活态度和思想。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孩子遇到更多的支持和鼓励,那么“自我意识”的领域会更大,思维会更活跃,心态会更平和,心胸会更开阔;如果孩子遇到更多的怀疑和否定,那么孩子画出的“自我世界”面积就会更小。在陌生人面前,他们会在麻烦和重要的时刻退缩,停止前进。

有些孩子,从小聪明懂事,听父母老师的话,不敢越界。即使心里有无数的烦恼、困惑、痛苦,也会听从父母或别人的建议,最终成为别人想要的人。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更不幸的是,这些孩子的父母往往以孩子为荣,认为他们聪明、懂事、不叛逆、不惹事。而被父母严格意志和计划的“包办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缺乏独立见解和适应能力,难以适应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微妙变化,更难以应对困难和挫折。

父母认为听话的孩子有出息,不叛逆的孩子好伺候,青春期不懂听话的孩子往往心理素质差,经不起生活的风浪。

试想一下,当我们定下人生目标,勇敢地向着理想前进的时候,如果遇到父母的反对,回头在舒适区、无人区、盲区标记自我意识,我们还能往哪里走,未来能达到多少目标?

青少年和儿童也是如此。父母应该对孩子的叛逆更加宽容和理解。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我爱孩子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