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孩子 新闻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必修2基础提升专练:第三单元(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必修2基础提升专练:第三单元(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必修2基础提高训练:第3单元(包括分析)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必修2基础推广培训:第3单元(包括分析)

(时间:100分钟中的45分钟)

首先是选择题(这个大问题有15个小问题,每个小问题得4分,总共60分。在每个问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好的。)

1。阅读下表,下列相关解释是最正确的()

中英贸易概况(单位:1,200)

小时

中国对英国的出口

英国对中国的投入

1790~1794

5 844

5 008

1800~1804

7 557

7 716

1820~1824

6 525

9 816

1830~1833

7 335

9 950

中国在与英国的贸易中一直处于优势地位

在与中国的贸易中,英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商品价格比英国商品价格高得多

19世纪,英国迅速扭转了对华贸易逆差

分析19世纪,英国对中国的进口超过了中国对英国的出口,这是由英国的鸦片贸易造成的,表明英国扭转了19世纪对中国的贸易逆差。

回答D

19世纪末,在苏州地区的商店里经常可以看到羽毛纱、法兰绒和玻璃等外国商品。中产阶级家庭和上层社会享受洋货已成为时尚,但进口的洋布不超过每年棉布的4%,贫困的城乡居民穿土布。这反映了该区域()

坚持和抵制自然经济

b .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发展

完全融入世界市场

居民消费能力普遍提高

分析从材料“进口的洋布量还没有超过每年销售棉布的4%,城乡贫困居民穿土布”,我们可以看出该地区仍然是以传统的自然经济为主,所以A项是正确的;材料没有涉及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所以B项是错误的;从国外进口少量布料并不代表该地区完全融入了世界市场,所以c项是错误的;在物质上,“城乡贫困居民穿土布”并不能反映居民消费能力的普遍提高,所以D项是错误的。

回答A

3。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建造的船只“分配到各省,不要原价”;此后,造船所用材料的成本将由用船方支付,并以“共同制造”的方式生产。这一变化反映了()

军事工业从政府经营转变为商业经营

B . \”共同创造\”旨在缓解财务压力

军事产品的市场化趋势是明显的

现代造船业摆脱了困境

分析这个话题,审视洋务运动。据资料显示,福州船务管理局建造的船舶已经从省内免费使用到用户付费“合建”。这一变化表明,原来的方式使造船企业有很大的财务压力,而“合作建造”是为了缓解财务压力,所以选择了B项。洋务运动期间,军事工业没有变成商业办公室,不能面对市场,所以甲和丙被排除在外;从干料中不能得出现代船舶制造业已经走出困境的结论,所以D项被排除在外。

回答B

4。李鸿章曾经对人们说:“在一个讲洋务是神圣的时代,人人都怕谈,谈累了,大惊小怪是鲁莽的,很少想念国家。公众不喜欢说话。如果我不谈论它,世界能做些什么来支持它呢?”这表明它处理外交事务的基本出发点是()

改变压抑的社会气氛

b .扭转官场作风

维持清朝的统治

宣传向外国学习的重要性

分析题目提供的材料表明,李鸿章正在搞洋务,谈论洋务是为了冲破阻力,寻求稳定世界的途径。因此,第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回答C

1867年5月,洋务派开办的文同博物馆决定招收科佳的得力干将学习数学,但受到张圣造的监督,张圣造说:“朝廷必须用科佳的得力干将,为他读孔孟之书,学尧舜之道…为什么要让他学聪明,知道制造洋枪的原因?”反对的理由。据此,西化在当时确立了()

被中央政府的高级官员摧毁了

缺乏最高统治者的明确支持

C .正面临新人才短缺的瓶颈

提出废除旧教育制度的要求

分析材料的内容是,洋务运动决定招收甲科的通才学习数学,这遭到了反对,并不是因为洋务运动遭到破坏,所以出现了甲错误;洋务运动得到慈禧太后的支持,所以B项是错误的;洋务派解释说当时缺乏新的人才,所以第三项是正确的;洋务派开办的文同图书馆决定招收科佳的得力职员学习数学,这是当时中国急需培养的人才。它没有提出废除旧教育制度的要求,所以D项是错误的。

回答C

6。张之洞说:“所有的枪炮、军械、船只、堡垒、火车、电线等等。由军事设备资助,以及民间日常使用和农业劳动的需要,所有这些都是由铁资助的。”这说明张之洞主张()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B .同等重视军事和民用工业

c .优先发展基础工业

D .促进国民经济的军事化

回答C

1887年7月,清政府的国家事务办公室认为私人缫丝业是由机器生产的,这使生丝的出口翻了一番,这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发展,并且不妨碍正常的商业贸易,并同意在中国继续开放。清政府的这一举措

导致传统缫丝业的崩溃

保证洋务企业的稳定发展

受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增强了全国缫丝行业的发展信心

分析材料的主要目的是清政府对使用机器生产的私营缫丝业的态度,因此A项是错误的;洋务企业主要是政府办的,政府和企业联合办的,这与物质上的“私营缫丝业”不一致,所以B项是错误的;根据《一八八七》的材料,当时清政府还处于学习器物的阶段,国内资产阶级还处于产生和发展的时期,所以丙项是错误的;根据材料,“它有利于民生的发展,不妨碍正常的商业贸易,并同意在中国继续开放”,可知它得到了清政府的支持,有利于全国缫丝业的发展,所以D项是正确的。

回答D

1878年8月,朱启昂创办了第一家机器磨粉机,这是天津第一家机器磨粉机。建立该企业的有利条件是()

自然经济的消失

清政府放宽了对人民建厂的限制

洋务运动的诱导

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分析近代中国的小农经济从来没有完全解体过,所以是一个错误;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正式放松了对私营工厂的限制,因此B项是错误的;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洋务运动客观上为现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机器,因此第三项是正确的。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所以他们在d项上犯了一个错误

回答C

9。下面是1866年至1913年上海华商机器厂的统计表,可显示()

类别

1866~1894

1895~1913

[/h/

(件)

建立资本

(元)

[/h/

建立资本

(元)

提花制造

3

300

14

2 520

缫丝机制造

1

400

9

5 600

纺织品,

针织机修理

8

13 370

现代国有企业拥有雄厚的资本

清政府大力扶持民族工业

中日战争后纺织业的独立发展

d .国家重工业的初步发展

分析中国家工业投资的资本单位是元,资本较弱,所以A项是错误的;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放松了对私营企业设厂的限制,政策是被动的、强制性的,因此B项是错误的;现代技术被欧美列强所控制,不能从表中获得自主发展,所以第三项是错误的;通过比较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在甲午战争前后,机器制造业(重工业)的投资额和工厂数量都有所增加,全国重工业也有了初步的发展,所以D项是正确的。

回答D

10。以下是1894年至1914年英国、日本和其他国家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百分比。

英国

日本

其他国家

1894

69.49

6.26

24.25

1900

62.99

11.20

25.81

1905

55.71

14.04

30.25

1910

50.89

16.14

32.97

1914

48.31

20.39

31.30

下表中数据的正确解释是()

日本在签署《马关条约》后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与英国贸易比例的下降表明英国的国际地位明显下降

在这个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主要是商品出口

与其他国家贸易比例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分析资料表明,从1894年到1914年的20年间,日本对华贸易总额的比重一直在上升,这是日本对华经济侵略加剧的结果。因此,A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回答A

11。下图显示了1920年和1936年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国家资本在中国工业资本总额中的比例。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日益减少

国家资本仍然受到外国资本的挤压

推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分析图反映出,与1920年相比,1936年国家资本的比例持续上升。结合时间可以看出,当时是国民党统治的初期,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丙项是正确的。a、b和d不符合问题的意思。

回答C

12。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记载,1912年至1919年,中国新建国有企业600多家,新增资本约1.3亿元,超过了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从1927年到1937年,民族工业的增长率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这两个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政府政策支持有利的外部环境

工业家的斗争传统经济的瓦解

第一个时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当时颁布了奖励工业的法律法规。第二阶段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初期。这一时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发起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政府政策的支持是这两个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回答A

1938年1月,为了管理国家经济事务,国民政府将工业部改组为经济事务部。其职权范围包括战时的主要生产区和商业区,以及许多下属机构。设立经济部()

适应战争持续的需要

标志着工作重点向经济领域转移

提高后方人民的生活水平

导致抗日战争时期行政效率低下

【解析】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设立经济部主管战时生产和商业,为抗日战争提供了有力保障,适应了战争持续的需要。

回答A

14。1942年,国民政府财政部宣布:“盐检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它关系到国民经济。”中央政府决定实行垄断…从垄断实施之日起,应立即取消过去原特殊商人和其他私营垄断盐业的所有特殊待遇和权利。”本政策()

推动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它的目的是适应特殊的战争环境

符合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趋势

抑制官僚资本扩张的势头

对1936年出现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分析,与标题的时间不一致,所以A项是错误的;这些材料的内容反映了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施食盐专营政策的情况。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盐政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它不仅关系到军需和粮食,也是战时筹集资金的重要途径。国民政府财政部为了适应特殊的战争环境,取消了“盐行业私人垄断的特殊待遇”,所以B项是正确的;这些政策与中国的现代化无关,所以第三项是错误的;在食盐专营政策出台之前,是“食盐行业的私人垄断”,所以政策调整不是针对官僚资本扩张,所以D项是错误的。

回答B

15。关于1945年国民政府接受日本财产的问题,荣德生在1945年的《乐农的自强年代》中写道:“被没收的大批敌伪产业,本来是我国人民的血汗,被敌人夺取了…但日本纱厂收到后,都变成了国有。”对材料的正确解释是()

国民政府抓住机会扩大资本

国民党应该把收到的财产归还给人民

官僚资本的恶性扩张

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正处于绝望的境地

【解析】根据材料,“大量被没收的敌伪产业,本来就是我们人民的血汗…但在日本纱厂接收了它们之后,它们都变成了国有的。”结合我们的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没收私人资本作为国有资本,并借此机会扩大资本,所以A项是正确的;材料主要强调国民政府抓住机会扩大资本,但没有涉及对这一措施的评论,因此b项是错误的;材料主要是在不涉及官僚资本的情况下将私人资本转化为国有资本,所以第三项是错误的;这份材料主要强调国民政府抓住了扩大资本的机会,但没有涉及到民族资本主义的工矿企业,所以D项是错误的。

回答A

第二,非选择问题(本问题有2个小问题,问题16有24分,问题17有16分,共40分)

16。阅读材料,加深我们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迁的理解。

材料I

松江府

“辽阔的土地只有一百里之遥,农业亩的收入不能加到其他县市。由百万傅…一切都取决于这台(棉花)只有一台机器。

明朝的苏州城

“在县城和城东,都研究机器工业。…..计算一天的价值”;盛泽镇“以养蚕为业”。

嘉兴政府

[h]王江“织更多的丝绸,收获丝绸的好处,有7000多户人家……”

湖州府

“粗鄙编织丝绸”;“只有湖能养蚕…官方的税收是私人的和咸的,它需要足够的钱”;南浔镇是一个“烟花之家”。

——摘自《明清史记》

材料2 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所有村庄和城镇都受到了开埠的影响。人们的时代有一首诗:当蚕开始时,农村的农民卖丝绸去市场。…..小贾买下了焦大贾,大甲被装上了申江(上海),而鬼国申江正在交易…每当有数百万进口白银时,中国商人就疯狂了。今年,越来越多的佛经被购买,农民们纺出了六部佛经,这使得每个家庭都买了一个纺车,所以他们没有打算种植谷壳小米。

-摘自晚清历史记录

马克思在1853年预言:“与外界隔绝是保存旧中国的第一条件,当这种隔绝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打破时,解体的过程就必然随之而来。”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但是,他并没有把所有的中外关系都归结为侵略和被侵略。…..把侵略和侵略所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

-摘自陈旭麓《现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填写:

(1)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说明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阅读材料一概括了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10分)

(2)仔细阅读材料2中的诗歌,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乡镇经济的巨大变化。(6分)

(3)阅读材料3,根据“将侵略与侵略所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的观点,概述了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8分)

参考答案(1)特点:小农主要是自营职业者。

关系: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而商品经济处于从属地位。

变化:商品经济相对发达,纺织业显著发展,城镇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

(2)自然经济加速解体;农产品的商业化有所增加,并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农业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

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灾难。然而,原有的经济结构遭到破坏,新的成分出现在社会经济中。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成立,民族工业兴起;中国经济融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7。阅读材料并完成以下要求。

自从西方人在1514年来到中国,这场战争是在325年的窥探之后的一场秀。…..对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个界碑。它在枪口的压力下,镌刻着古代中世纪社会迈向现代的第一步。

-摘自陈旭麓《现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2中国现代工业发展统计表

项目

[/h/

政府经营和政府与企业的合作

外国企业

[/h/

资本

(千元)

[/h/

资本

(千元)

[/h/

资本

(千元)

1872~

1894

53

4 687

19

16

103

28 000

1895~

1913

463

90 810

86

28 469

136

103 153

材料3仅从1937年8月到1938年3月,上海就有2000多家工厂被日军摧毁,损失超过8亿元。在华北,日本采取了“军事管理”的方法,吞并了整个中国民族企业…1937年,宋子文利用这次危机,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强行收购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股份,从而控制了当时最大的全国性烟草公司。

(1)请结合当时中国政治、经济的有关历史事实,说明“对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个界碑。”(3分)

(2)根据材料2,本文解释了1895年至1913年中国近代工业中三种类型企业的发展,并指出这三种类型企业发展的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3,回答这一时期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3分)

参考答案(1)政治: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中断;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对封建主义和侵略的革命斗争。经济:中国逐渐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2)情况:民族资本主义(商业)企业的比例有所增加,但没有占据主导地位;现代中国工业中官办企业和政企联合企业的比重下降;外资企业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原因:

经营企业:为了扩大税源,清政府放松了对私营工厂的限制;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减少了对发展的阻力;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弘扬工业救国思想。

官营、官企合资:洋务运动的破产使兴办洋务企业的高潮逐渐退去。

外资企业:《马关条约》赋予大国在中国建厂的特权。

(3)帝国主义的侵略(日本的掠夺),战争的破坏,官僚资本主义的镇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我爱孩子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