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孩子 新闻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孟子二章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孟子二章教学课件

新人民教育版八年级语文第六册第21单元孟子第二章教学课件

21

《孟子》二章

第一课时

学习《富贵不能淫》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尊为“亚圣”。《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共同编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争论。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富贵不能淫》。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当“百家争鸣”的时代。所以,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随着儒家地位的不断提高,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也被称为“亚圣”。
孟子称颂所谓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世,主张“法先王”,行“王道”“仁政”。在列国纷争和人民斗争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孟子看到了人民力量的巨大,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看法,强调统治者应重视人民的作用,这在当时有一定进步性。

(1)通假字
往之女家(      )
(2)古今异义词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古义:
今义:

(4)词类活用
①居天下之广居(        )
②富贵不能淫(        )
③贫贱不能移(        )
④威武不能屈(        )
(5)特殊句式
判断句
此之谓大丈夫(        )

1.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
2.在孟子的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我爱孩子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